张平合:玩足球就去巴西队

前天看见老朋友张平合,让我想起2000年前后第一次互联网浪潮兴起之际的风云变化。

当时除了张朝阳回国创办“爱特信”(搜狐)、四通利方开始浪起(新浪)之外,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批传统通信IT企业的高管下海互联网,如张平合从Ascend公司转投雅虎、英特尔的吴世雄去了一家台湾网站酷必得、思科的龚定宇和夫人胡超一起创办母婴类网站乐友(这公司生存至今,也是一个很神奇的事)。

面对这一浪潮,中国计算机报特别开设了专刊《信息中国人》(不可否认,有点模仿《科学美国人》的意思),这个专刊有一个《互联网人物》的专栏,就是我来操刀。

当年采访了张平合、吴世雄等人,还采访了王树彤(今天是敦煌网CEO)、谭海音(易趣的创始人之一)、万平国(万网创始人)、于红岩(找到啦创始人)等等,当然还有刚创办3721不久的周鸿祎

2001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信息中国人》这一专刊相应调整了。这一人物系列的采访和写作也都停止,我则继续专注于网络技术与产品的报道,继续写运营商、思科、华为、爱立信等等。

不过,当年这一系列人物文章,不仅是我记者生涯中一段难忘的时光,也让这些被采访者印象深刻。比如,2008年再次见到周鸿祎时,他脱口而出:“我记得你第一次采访我,是在新世纪饭店”。

好家伙,采访过他这事我记得,但采访地点这些细节他都记得这么清楚,有点服了。

再比如,自从2000年4月采访过张平合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面。13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当年那个采访和那篇文章。这次他重出创业,特别告诉了我。所以,老朋友见面,份外感既。

今天我特地去网上,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当年写张平合的文章找到,现在发在这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第一次互联网浪潮之际的某个侧面。

回看当年的文章,文笔有些稚嫩,而且整个行业发生了太多变化。当时雅虎刚进中国不久,文章里谈雅虎的内容不太多。

可后来,雅虎的变化天翻地复。

联想到今天张平合的创业,看来我当时对张平合的感觉是判断对了:“张平合已经做了很多,但给人的感觉是,他仍在路上,永远在路上。”

另外,当年巴西队最牛,如果放在今天写这个文章,标题大概应该改成“玩足球就去西班牙队”,是不是呢?

1999年11月,张平合在酝酿良久之后,决定投身互联网行业。当时,国内的网站已经风起云涌,张平合对如何加盟ICP也有自己的打算。那时他给自己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人酷爱足球事业,摆在他面前的不外乎有这样几种选择:自己成立个俱乐部,从头做起;参加甲A或甲B俱乐部,做主教练;另一种就是到巴西队或法国队这样的世界强队中,哪怕当个助理教练也行。张平合最后的选择是去巴西队,与世界级的教练和最棒的球员共同学习。

这样,张平合来到了雅虎,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巴西队。但他没有当“助理教练”,而是开始操练起雅虎在中国的全面业务,把“巴西队”带到中国。

■ 困惑中的新生:柳暗花明

张平合开始对互联网内容感兴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始于他在Ascend公司做生意时。(注:后来Ascend公司被朗讯收购,再后来朗讯与阿尔卡特合并,叫阿朗。)

那时,Ascend作为硬件供应商,为电信运营商及ISP提供设备,做电信网的基础建设。当时,中国的八大数据网已经全面启动,ddn网、帧中继网,张平合参与了这些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在与电信多年休戚与共的合作过程中,他和他的用户一样,感到了困惑。因为投资必须要看到回报,“基础建设上去了,但网上内容少,吸引的网民更少”。电信部门投了一期,投了二期,如何收回成本却成了大问题。用户的难题也就是张平合和Ascend的难题,“做为硬件供应商,在内容方面我们无能为力”。有一年半时间,张平合就是在这种困惑中度过的。

在困惑中,张平合却寻到了生机。这时,他已经做了七八年的基础建设工作,他知道互联网的路已经相当宽了,未来两三年,ICP、内容方面的需求将非常强烈。“卖设备已经是个量化的过程,而内容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张平合对未来的方向已经有了新的判断。

在自己上网的过程中,张平合也感到在网上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多。“其实在中国资源很多,就是没人做成产品。就像到处都是土豆,可人们想吃的土豆片却很少,而国内还缺少中间的加工环节,能让人消费的产品自然不多”。

1999年,国内的网站开始迅速滋生,一片繁花似锦,但张平合觉得还有很多可做的地方。最关键的是,曾一度开创Picturetel 及Ascend在中国事业的张平合对在最具挑战性的时刻加盟互联网有种强烈的欲望,这种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非同一般。张平合喜欢拿足球作比喻:“自己进球与看着别人进球就是不一样,如果自己的球队得了世界冠军,那种感觉更好。”

■ 从Ascend到雅虎: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张平合很早就对互联网有感觉,但迟迟才动,是因为他在选择最合适的土壤,一块能发挥他优势的地界儿。

用互联网眼光来看,张平合已经不“年轻”了,早已不是那种互联网创业神话中二十一二岁的年龄了。但两三年前,在传统行业,Ascend中国区首席代表张平合却是年轻得让人惊讶。今天讲起在Ascend的岁月,一向平静的张平合仍有些动容,“对Ascend还是很有感情”。因为张平合在Ascend经历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两个对他日后发展至关重要的经验。

张平合是Ascend最早的员工之一,当时只有几十万美元的销售额。张平合获得的经验之一就是如何把一个团队在最短时间内磨练成最好的团队,并取得业绩上的突破,使公司快速地成长,不是增长30~50%,而是200倍、300倍地成长。

在Ascend的3年中,张平合经历了两次收购和一次被收购。其复杂性不仅在于两家公司的业务要合并,更重要的是人员的重组。Ascend在收购Cascade时,以3个人接纳10个人。但张平合却做到了3个月即理顺销售渠道,并开始出成绩。当时,全球只有两个国家没有人员流失,其中一个就是中国。这就是张平合获得的另一个有用的经验。

其实,张平合获得的不止是这些销售和管理经验,他还学会了如何将一家外国公司成功地带入中国,如何更好地与本地结合。“公司的技术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你要理解你的公司,它有怎样的一种理念,同时,你也要了解中国文化。职业经理人就是要把两种理念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并在短时间内使公司快速成长。”在Ascend之前,1996年到1997年间,张平合还曾在做视讯会议的Picturetel公司创业一年,他是picturetel的第一人,将其带入中国之后,他离开了。

在帮助外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张平合得到极大的锻炼。他更深切地感到这样的创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所以,张平合选择雅虎真就是顺理成章。现在,张平合同样面临着要将雅虎成功地带入中国的挑战,从组建团队开始,从打根基开始。

■ 在雅虎的日子:万丈高楼平地起

从Ascend到互联网公司,张平合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变化,Ascend的快速发展已经让他具备了快节奏的工作模式。除了速度更快以外,他觉得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公司的共性更多,一样要组建好的团队,一样要确定工作模式,一样要设定好目标,在管理上更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张平合非常清楚职业经理人对雅虎这样一个已经成熟的全球性企业的重要性。

张平合不乏经验,但他知道摆在他面前的任务仍很艰巨。与小球队肯定不一样,雅虎是众网民皆知,声名显赫在外,在这个平台上,一出手就肯定受人关注。

张平合从一来到雅虎就有这样感受,“压力是不小,但是更大的压力还是来自网民的期望,他们对雅虎太熟悉了,当然希望看到自己所期望的雅虎中国网站。”每个网民都可能会有自己期望的雅虎中国,包括张平合的太太都经常告诉他,雅虎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张平合是那种善于迎接挑战的人,他反而希望压力越大越好,因为“这种压力是我们在中国能够做好的必备条件,如果网民无所谓,不关心,我们成功的机会就小了很多”。张平合同时还希望能与网民互动,让网民在雅虎中国上找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张平合一直强调,雅虎中国不想打败谁,而是想以有用的内容吸引更多的人上网,“让网络成为人们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让雅虎成为网民的另一个家,这是雅虎在中国的长远目标”。

“雅虎中国需要时间,需要打好基础,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满足网民的要求”,张平合说得很实在。同时,张平合做得也更务实。雅虎中国网站1999年9月份正式开通,他来雅虎也已经5个月了,却没有什么炒作,没有太多的声音,张平合做的全是扎实的基础建设。“跟经营餐馆一样,你得能吸引回头客才行”,张平合做“我的雅虎(my yahoo!)”,做个人信息管理套件,提供了很多针对用户需求而定制的个性化服务,还为客户设计了综合在线市场推广计划等内容,张平合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把雅虎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大。

记者手记:另一种创业

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科学专业的张平合有着很理性的头脑,做事条理分明。他的管理和销售能力得到Ascend公司的认可,曾两度获总裁最高嘉奖——总裁俱乐部奖。

他很开朗,很开放,也很有创造力。看清方向,并冲到潮流的浪尖上,他在这种创造历史的成就感中体会到很多乐趣,他说这对他很重要。

现在的张平合觉得在雅虎有很多独特的东西可以学习,有很多“优秀球员”,也有“世界级的教练”,共事很愉快。虽不是球迷,但张平合爱拿足球说事儿却是一绝。

张平合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儿,他善于扬长避短。虽然土生土长,但雅虎看中他,理由也很明了,因为他是能将雅虎带进中国的最佳人选。将外国公司成功地带入中国,虽然不同于自己创业,但在两种文化的碰撞融合和从头做起的过程中,职业经理人同样有种创业感。在某种程度上,这另一种创业的难度丝毫不逊于自己创业。而在中国的it产业中,这种创业不可或缺。

张平合已经做了很多,但给人的感觉是,他仍在路上,永远在路上。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