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总裁张亚勤:移动医疗要完成线上线下闭环

百度已经与国内医疗领域的权威机构301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搭建移动互联网医疗线上平台。

百度总裁张亚勤:移动医疗要完成线上线下闭环

氧分子网科技讯 3月30日消息,2个月前,在百度年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提出在教育、医疗、金融、交通、旅游等行业深耕,这些领域都有机会创造一个个百度。

百度在今年初已正式成立移动医疗事业部。百度总裁张亚勤(微博)日前在博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移动医疗等领域复制百度不是口号,进入2015年,百度就在进行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

众所周知的是,国内看病难是个大问题。一个病人在“花钱买到看病的服务”之前要大费周章地研究自己的病症,到底适合去什么样的医院和科室,找什么样的医生。

有目标后,还要“起早贪黑”地突破挂号瓶颈才能到达看病环节;看完病后,又要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花最少的钱得到最恰当的治疗。这一系列问题是人们常说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张亚勤指出,百度在医疗教育领域推进很快,医疗行业最大问题是地域之间和不同医院之间医疗资源高度的不对称。

这使得北京、上海三甲医院有很多病人可能看不到病,找不到医生,约不到号,而有些民营医院,可能医生技术不错,但没有病人。

“百度医生所解决问题是最快速度找到身边最好医生,再利用百度的定位技术,搜索技术及机器学习精确匹配的技术,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适合你的医生。”

张亚勤认为,百度的大流量可以为医院带来患者用户,医院可为百度医患双选平台提供丰富的医院、医生信息,挂号和其他门诊资源,打造与医疗服务对接闭环。

其次,完成线上线下闭环。百度医患双选平台的线上服务,最终能通过医院线下服务团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就诊体验,打通线上线下服务。

第三,即将完成产品本身闭环。即预约医生、挂号、支付的闭环。

根据张亚勤介绍,百度在医疗领域布局主要有3点:

1、与国内医疗领域的权威机构301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搭建移动互联网医疗线上平台。

2、百度以“百度医生”APP为连接点,将病人与医疗服务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目前已经在福建、湖北、广东三个省份推出,并进一步大范围推广。

3、百度今年还战略投资医护网,将百度医疗服务拓展延伸至线下。

张亚勤指出,移动医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除看病这个环节,找医生,约医生,评价医生,以后都可在网上去完成,甚至小病可能医生到家里,简化就医过程,医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一旦百度在医疗领域的模式试水成功,便可将闭环服务模式复制到各行各业,将互联网与社会中的资源、服务及每个个体紧密联系。”张亚勤说,就可完成互联网“连接人与服务”布局。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张亚勤离开微软,在很多人心目中,其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说道:

    其实早有传闻,在三年前,张亚勤就曾与比尔盖茨沟通过离职的事宜。另外,据说张亚勤还曾经拒绝了来自IDG的橄榄枝(有传闻称,IDG曾经试图邀请张亚勤加入为资深合伙人)。今天《南华早报》再次爆出消息后不久,微软确认了张亚勤的离职,我也从百度非官方渠道了解到:张亚勤确实离开工作了十六年的微软,几天后即将成为百度总裁,负责新业务开拓。
    三年前离开微软加入金山任CEO、原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今天在微博上说,“一个时代的结束!”
    我说:不,是两个时代的结束。
    PC时代的结束
    张亚勤是少年天才,他12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岁时已经获得无线电电子工程硕士学位,23岁获得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获得了IEEE Fellow称号,成为这个古老协会最年轻的科学家。
    这样闪耀如新星的年轻科学家在两年后加入微软,33岁便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后来这个机构升级为微软亚太研究院,再后来成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一个重要部分,张亚勤出任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董事长。
    在微软,服务部门(如唐骏创立的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是为昨天的利润工作,给已经购买产品客户提供承诺的价值。销售部门(如杜家滨组建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是为今天的利润工作,把产品变成利润,争取更多的客户。开发部门(如陆奇领导的BING搜索)是为明天的利润工作,确保明天我们有优秀的产品可以卖。研究部门(如李开复创立的微软中国研究院)是为后天的利润工作,了解趋势、发展科技,保证永远处于领先位置。
    在研究这件事情上,全世界投入最多的就是汽车行业和IT行业,而微软是在IT业中投入最多的公司。微软研究院是微软 “皇冠上的明珠”,全球四大研究院在研究未来30年可能用到的科技,以张亚勤、李开复为代表的真正的科学家们,是这颗明珠上闪着的光芒。
    这些光芒,照耀着那个年代,微软最为闪亮的年代。
    可是,让微软如此闪亮的PC时代,终于要结束了。PC时代结束不是微软的错,当然更不是张亚勤的错,这是大势所趋。问题在于,微软能不能抓住下一个时代。
    当然,抓住是偶然的,抓不住是必然的。微软曾经最为辉煌的成就成为眼下最为难堪的包袱,这也解释了为何微软很早就开始开发智能手机,早在谷歌之前就开始研发搜索,但是都没有“创业”成功的原因。
    分析过去,总能头头是道,但如果放眼未来,谁敢说自己能预测趋势?
    微软曾经账面上趴着600亿美元现金,几乎是一个小国一年的GDP收入。这样的现金储备似乎应该完全可以让微软的转型势如破竹,然而600亿为何未能挽回微软转型的颓势?
    假如未来有100个方向,每个方向有100个公司在奋力创业,那么整个市场有1万家公司在尝试创新,这一万家公司背后的社会资源加在一起,可能是10,000亿的规模。微软600亿美元(今天苹果的1,000亿),砸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只有很小的成功概率。这是整个社会的力量,整个未来的力量。微软如果留恋过往既得的利益,必然就要在惊涛骇浪中与整个趋势搏斗。这就是为什么克里斯滕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所说,上一个时代成功的公司,在下一个时代几乎注定失败。除非微软的掌舵者有着过人魄力,超乎寻常的眼光,能够引领团队基因转变,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未来如果微软没有成功,不能责怪任何人,但是万一成功,一定有英雄存在。
    大趋势如此,张亚勤个人无能为力。
    外企时代的结束
    微软在中国一直有两条线,一条是商业线——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注重于技术的本地落地,历任CEO人们耳熟能详,比如吴士宏,比如唐骏。另一条线是技术线——微软中国研究院,后发展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张亚勤现任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董事长。
    虽然贺乐斌才是今天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CEO,但是在很多人心目中,张亚勤才是微软中国的真正代言人。
    这几年,外企的光环在不断减弱,而国内公司却越来越如日中天。在PC时代,中国没有全球知名的软件公司,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但是百度、阿里、腾讯却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
    外企的光环正在不可阻挡的消失。扎根中国22年的微软,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黄埔军校。今天的外企面临的不仅是国内企业的壮大,同时也必须面对超国民待遇的失去,以及所有这些因素带来的人才流逝。今后,将不应存在外企、非外企这样的叫法,只应存在有竞争力的企业、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
    这是创业者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优秀的人才纷纷从对外企的信仰,转向对创新的信仰。
    新时代的开始
    加入百度的张亚勤或许将面临着更为艰巨挑战。李彦宏一直期望把百度打造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当马云不断做商业模式驱动的战略布局,马化腾在用产品经理的心态来打磨公司的时候,李彦宏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心态,他向往着成为下一个谷歌,他相信真正改变世界的是技术变革。也正因为此,他从谷歌挖来了吴恩达——曾领导谷歌大脑人工智能项目,担任百度首席科学家,并且让他在硅谷主持设立一个新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一次吴恩达接受《福布斯》的采访中,他说“毋庸置疑,百度是中国的科技巨头,其他公司很会做产品。这不是百度的优势,但是百度十分善于打造真正的硬技术。”
    不管百度是否真正能实现硬技术的突破,显而易见的是,在TAB的三巨头中,马化腾着眼于应用层面的创新,马云热衷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李彦宏则是一个有着技术情节的“书呆子”,他所想要布局的未来,从吴恩达和张亚勤的加入来看,李彦宏正在努力试图通过硬技术的跳跃式的创新来改变世界。
    离开老臣的微软,会不会因此而更年轻了呢?作为在微软服役14年的老兵,我一直从心底的最深处,祝愿微软能抓住移动互联网,或者是下一个时代的机遇,重振辉煌。也许完成历史使命的老臣的离去,也可以让微软焕发新机。
    也许这对百度、微软和张亚勤来说,都是一个新时代。
    曾经在微软中广为流传这样的一个段子:张亚勤的办公桌上放着三张照片,分别是老婆、胡锦涛和比尔盖茨。张亚勤经常和别人开玩笑地说,这是我的三个老板。
    现在,这张桌子上的一张照片,要换了。
    ——刘润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