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年是什么?看看古人古时候各朝各代是怎么过新年的

雪已经下过几场
最寒冷的日子也已经来临
当年尾越来越逼近
年味也越来越浓重
我们终于可以放下手头忙碌的工作
终于可以丢下快节奏的生活
终于可以回到久别的父母身边
一家人围在桌前其乐融融
拉家常、嬉戏打闹、吃年夜饭
过一个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大年
这个传统已经延伸进我们的血脉里
成为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但在过年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
时光变迁了数千年
古人又是如何过年的呢。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

春节特辑|年是什么?看看古人古时候各朝各代是怎么过新年的

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

那么古代人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年节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联对,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五初六跳猴儿,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

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惊吓鬼怪。屠苏即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纸制的春联则是明、清才兴盛起来。今天的春联意在于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写了联对,接下来该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年节饮食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另外还有巫术味很浓的饮食,如桃汤、柏酒、椒酒、五辛盘。桃汤是用桃煮的汤,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饮用,意为避邪祈福。五辛盘即以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盘中,又称春盘。俗谓可以辟恶、除瘟、通五脏,也有贺新的意思。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有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平静……

晋朝

馈春盘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
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春盘又叫五辛盘
取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做成
并饮屠苏酒
以发五藏之气
过年赠礼也是我们现代人的习俗之一
与被精美包装的商品比起来
晋人的五辛盘似乎更有温度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盘又称春盘。《摭遗》载:『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馈贶。』《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更多除夕解读:www.yangfenzi.com/tag/chuxi

春节特辑|年是什么?看看古人古时候各朝各代是怎么过新年的

唐朝

饰梅花妆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
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梅花妆
传为寿阳公主闲卧含章殿时
梅花飘落额上所成
宫女见其状极美
遂争相效仿
后遂演化为梅花妆
爱美之心尤甚的唐朝女子将其演绎到了极致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 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春、内家圆』等名目。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霄多留连。
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唐朝政府破例取消京城夜禁三天
市民为庆佳节燃灯盏、做灯树
规模十分宏大
长安街市上火树银花、人潮攒动
大唐盛世一片歌舞升平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为元宵诗经典之作。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更多春节习俗:www.yangfenzi.com/tag/chunjie

春节特辑|年是什么?看看古人古时候各朝各代是怎么过新年的

宋朝

燃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自从火药发明之后
就有了过年放鞭炮的习俗
在噼里啪啦的热闹气氛里
人们着新装戴新帽
喜笑颜开辞旧迎新

霹雳声中旧岁除, 为惊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药发明后, 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馀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所咏的是『升天雷』,北方称为『二踢脚』。火药的发明,本是为和平生活用的,后来用于战争,乃是人类的不幸;用于侵略战争,更是人类的大不幸。

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
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宋代教坊属宫廷
官妓们身不由己
一年之内难得休息
只过年时得几日清闲自娱自乐
别人举家团圆时
她们却只能对着几树寒梅
自怜自叹苦中作乐

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绍兴年间,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
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宋代过年时
皇帝会赐臣下金银幡胜
以表嘉奖
文武百官入朝拜谢
以为莫大荣耀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南宋仍沿北宋风习。《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
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代妇女以米粉为蚕丝
书写吉言置于其中
随意抓取
以占新年之福
虽然吉言都是自己写的
但抓到了依然很开心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 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馈岁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
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过年时候
朋友间相互赠送酒肉、野鲜
不计较送多送少
重要的是彼此祝福的心意
世风古拙人心朴素
人与人之间情谊最重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有《馈岁》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儿童卖痴呆

除夕悦民夜禁开,儿童结队提灯来。
沿街穿巷呼贱价,赚取翁妪买痴呆。

宋有年俗
除夕夜儿童提着灯笼
成群结队满街奔走
喊卖自己的痴呆给老年人
老年人也乐得同孩子们玩
老少同乐欢度除夕

南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打灰堆

除夕黎明打粪堆,一任灰尘满院飞。
但求万事如吾意,定放汝向彭泽归。

宋人将钱串在竹竿末端
围着灰堆转几圈
然后投打在灰堆上
颇有粪土金钱之意味
谓来年可如愿以偿

《荆楚岁时记》云:元日『又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南宋范成大《打灰堆词》云在元旦黎明前打灰堆:『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如愿。』

祭灶

时届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农历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宋人在供奉过灶神之后焚烧旧像
谓之送灶
除夕夜时贴上新的灶神画像
谓之迎灶
这个习俗流传至今
在城市里已经很淡了
但在农村地区依然常见

《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更多新年解读:www.yangfenzi.com/tag/new-year

春节特辑|年是什么?看看古人古时候各朝各代是怎么过新年的

元朝

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元朝元宵节后
妇女们取九道旧历纸乱接首尾
其状如羊肠
以相属者为吉兆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明朝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
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如果亲戚朋友太多
主人抽不出时间去逐一拜访
便差使仆人送去名片拜年
这种习俗最早见于宋朝元祐年间
明代时候开始盛行
但当时称名片为名刺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波杂志》载:『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明代春节期间
鞭打春牛已成为一种盛大活动
官员和百姓在田头共同参与其乐融融
官民同心
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 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
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古时女子鲜有出门的机会
更别提抛头露面去看外面的景色了
到了明代
在过年期间
女子可成群结队登上城墙
一览城中美景
登高望远舒散心情
谓之走百病上城头

清朝

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
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猜灯谜的习俗
在南宋的时候就有了
到清代过年时开始盛行
好事者甚至专门成立灯谜社
试想春节期间
帝城不夜,灯谜遍市
该是怎样一种热闹景象

《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请紫姑神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
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

除猜灯谜外
清朝时人们还会迎请紫姑神
紫姑神是汉族民间传说的厕神
人们认为她有先知能力
故而多迎祀于家
代卜吉凶
并保佑来年全家平安无事

刘向《异苑》载:『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云是其婿,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大妇,小姑可出」。于猪栏边或厕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后来成为传说:唐代寿阳刺史李景,纳何媚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杀何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何为厕神。《荆楚岁时记》:『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故民间每于正月十五夜用畚箕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临,请她保佑蚕桑丰收,人畜平安。陆游曾有诗讥之:『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祛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虽为一种迷信活动,实则含有对旧社会不幸妇女的深刻同情,并希望她有保护善良人们的神力。

压岁钱

种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笑开颜。
分食枣糕与橘荔,更喜便赐压岁钱。

压岁钱年俗流传至今
随着钱币形制的改变
其形式也从发金属钱币到纸币
到现在
更多的人则选择在微信上发红包
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
它都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期待

《燕京岁时记》:『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征。』一说:『压岁钱』本为『压祟钱』,贻小儿免受祟之害也。

走百病摸门钉

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
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清朝妇女可借此机会出游
钉谐音丁
妇女们满怀心事
期愿新年可为家中增添人丁

清《月日纪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门钉,中者兆吉宜子。”正月十六日走百病,盖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而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长袖走桥迟。前门钉子争来摸,今年宜男定是谁。”

卖春联

卖春联

塾中先生不甘贫,书写春联卖斯文。
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

春联最早渊源自桃符
明朱元璋时期开始改称为春联
岁末时候
私塾先生们书写对联出售
赚取外快
千门万户也因此而焕然一新

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联语则不限写于桃符,而多贴于楹柱,称为『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称为『春贴纸』。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

物质越来越丰盈
想吃的随时随地都能吃到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能简化的我们尽量都简化
传统的年俗一年年离我们远去
于是我们埋怨年味越来越淡
年过得越来越没意思
其实
过年不只是微信群发的祝福
也不只是匆匆拜年的形式
更不是为图方便隔着手机发个红包这么随意的
没有这些
古人的年过得也很充实
并且更加热闹也更加有人情味
也许放下手机
放下经济与科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回归到我们的根文化里
重拾文化自信
重拾这些古老的传统习俗
我们的年依然会过得像小时候感受到的一样
有声有色有味道

春节特辑|年是什么?看看古人古时候各朝各代是怎么过新年的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曹政:一年之计在于春

2016年的旧文,很多订阅者我估计没看到过,今年重发一遍吧。

我知道很多人再说,别整鸡汤了,写点干货吧。
看标题像鸡汤是吧,呵呵。

从十年前讲起

2004年底去百度,2005年初,春节临近,看业务数据直线下滑,心中忐忑,领导说,别担心,春节回来后看;回来后一看,各项数据直线跃升,而且,年同比增长极为显著,看着数据增长目瞪口呆。 领导教了一个词,春节效应。

2009年去4399,和百度正好相反,春节时候访问量和各项数据最好,春节后开始下滑,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春节后,年同比数据都会上窜一块,春节效应在这里依然有效。

下面,说两个春节有关的经典案例

这是百度指数的曲线,有兴趣的可以去百度指数验证一下,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洛克王国,4399洛克王国和7k7k洛克王国。

洛克王国是腾讯推出的一款儿童游戏,最开始,洛克王国的指数最高,而在游戏资讯上先发制人的7k7k排在第二,4399排在第三。

但4399洛克王国的指数开始追近7k7k,并达到持平,直到某个时间点,反超7k7k洛克王国的指数,然后追近洛克王国指数,并追到持平,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反超洛克王国指数,我给一些人看过这条指数曲线,他们有些不是很理解,那么这两个反超时间点,其实分别是2011年春节,和2012年春节,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

这两条线分别是58系列的关键词和赶集系列的关键词的指数求和。
两个低谷是春节,对于分类信息的平台来说,这很正常。

最开始58的指数一直压制赶集,而且是两倍以上的差距,但是在2011年春节,赶集突然发力,并反超58,那一次,赶集在春节推出了姚晨的赶驴广告,实际证明,效果好到惊人,(有些人调侃赶集的广告被人记成了赶驴,钱打了水漂,我告诉你,稍微你观察一下数据,就知道这个说法多么荒谬。实际情况是,如果不是那次战役,赶集根本没机会跟58获得同等市场对决的地位)。后来58通过杨幂代言反超了赶集,但我想说这个经典案例,依然是通过春节档发动的。

下面说一下什么是春节效应。

春节是中国人口流动最广泛的时间,大量的务工,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回老家,和亲人团聚,那么,也就是口碑传播效果最好的时刻。

春节是一线城市的热门互联网应用向二三线城市普及的时刻。

春节也是很多人购买新手机,采购新电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了解新事物的时刻!特别是从城市回来的人,会给家乡的亲戚朋友,父母,带来这样的一些产品,并教会他们上网,教会他们用智能手机。

春节后,又是一次新的人群融合的机会,很多人在春节后去新的城市,寻找新的机会,以及认识新的伙伴,口碑效应继续发酵。

那么,在春节期间,就会产生一个替代效应。一群人在一起谈论一些互联网产品,或者在一起玩游戏或者刷资讯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些趋同效应,好口碑的产品就会替代坏口碑的产品。

所以,如果你的产品在春节具有好的口碑,好的传播效应,即便你的产品特性并不符合春节期间的用户上网习惯,但是,你春节后依然会看到数据的一个爆发。

一般而言,春节效应来源于你产品本身的质量,口碑,和对用户体验的优化程度,但是适当的营销活动操作依然是必不可少的,范例1, 你真以为春节期间的4399相关的指数反超完全是因为玩家自发主动的分享么? 范例2,姚晨的春节广告对赶集网的价值简直巨大的无以伦比,虽然后来被58同城用杨幂的广告追回反超,但是我们想想58用了几年时间,花了更大的代价,直到上市之后,依然无法摆脱赶集的追赶。直到最后迫于压力和赶集网基本上平等股权合并,我们看看那年春节之前的情况,赶集和58的差距还是相当惊人的。 这绝对是中国互联网营销历史上最经典的案例之一。

最近几年我不是很清楚,但是05-08那几年,百度的商业产品部门,春节回来后看看数据增长趋势,对全年的发展基本上就心理有底了,而且会估算的相当准确。

如果你的产品经过一个春节没有增长,甚至下跌,说明用户在抛弃你,你的产品属于被替代的那一类。

总结一下:

1、春节意味着大量的人口流动,意味着口碑宣传最佳时机。
2、春节意味着一线城市的应用,热点产品开始向二三线城市及乡村普及。
3、春节存在趋同效应和替代效应,一些好口碑产品会通过春节蚕食竞争产品市场。
4、春节期间大量人开始拥有新的上网终端,开始学习上网。
5、春节后存在大量的人口流动和各种新的社会关系组合,存在口碑发酵的进一步空间。
6、春节营销做到位,全年增长不用愁。

最后,警告,本文不要被你老板看到,否则,很可能会要求你春节加班。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春节的逼迫:情感勒索何时休?

➤ 古代皇帝以及官员是如何过春节的?

➤ 一千年前中国究竟强大到何种恐怖程度,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

➤ 崔岱远:京范儿是个什么feel,北京的历史 烤鸭 同仁堂 四合院

➤ 诠释福文化,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孙旭光:恭王府的天下第一福

您可能还喜欢…

4 Responses

  1. 《国家人文历史》那时春节不放假:喊“春节快乐”会被当反动派说道:

    民国初年,不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政府各个机构都要正常上班。除夕时,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公务员问候一下,这可不是恶搞,若发现有公务员不在岗,他可就真要下岗了。

    老舍在民国初年曾在北京一所小学做校长。春节时期,学校照常上课,大过年的,他只能抽出两个小时回家探望一下,母亲见他回来了,以为能陪她过年,哪知老舍说一会儿还得赶回学校,母亲一愣,叹口气说:“走吧,小子!”老舍虽然心里难过,可还是要赶回学校,途中,看见街上那么热闹,想起母亲在家那么冷清,泪水遮迷了他的双眼。这段经历,就记录在其《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作为一校之长,他也没有宣布春节放假的权力,因为这是北洋政府的强制规定,连教育部都不敢例外。

    民国成立,旧历被视为封建糟粕

    对传统节日踩上一只脚,进入革命的年代不需要阴历这样的废物了。这是1929年2月10日湖南《国民日报》上的漫画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引进西洋历法,改变传统的正朔,以公历为标准纪年,将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1月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令内务部编印新历书。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继续推行新历。政府虽然强力推行新的历法,但也考虑到民众生活的需要,新历下还附有旧历。自此以后,公历新年称元旦,农历新年则称之为春节。此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民国肇始,万象更新。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剪辫子”便是除旧布新的象征。实际上,在服饰、称谓、习惯等各方面,政府都在努力“与国际接轨”。自然,传统历法与辫子一样,都被视为封建的糟粕。大力提倡新历法,政府必然是率先垂范,所以此时,您只要在政府部门工作,春节就别想休了,本属于新年的节日就都给了元旦。所以才有了前文所述及的老舍含泪告别老母亲的一幕。

    政府虽大力提倡,可老百姓似乎并不买账,公历新年,只有政府机关相互拜年,民间则冷冷清清,反观春节时民间却热闹异常,许多商人在春节时也关门谢客并贴上传统的春联。当然也不乏有些激进的革命青年反对过春节,在长沙就有人给有些贴着春联过旧年的紧闭门扇的商家门上斜贴如丧家场景的白纸条。不过这样极端的例子还是少数,民间春节照样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新历在民间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社会日常生活还是沿用阴历。各军政机关和学校对新历是“表面上尚能遵用”。而商业结算、发付工资等一般社会生活均沿用旧历。

    民国时期北京白云观新年庙会上的小商贩

    以当时北洋政府的执政能力,还做不到全国各地一盘棋。民初的著名学者吴虞1915年元旦的日记就写着“悬挂国旗,飞片拜年。” 可是到了这一年的2月13日,也就是阴历的除夕,吴虞则“同香祖、长倩,及楷、桓诸女小饮,完结今年”。这说明他仍然把阴历除夕当成一年的年尾。当晚城里“鞭炮之声不歇”,第二天正是大年初一,吴虞“令人持片与少荆太夫人拜年”。可见,他是两个年都在过,他为什么不怕受处罚?因为吴虞在处于半割据状态的四川,自然不怕。

    到了1918年,北洋政府也觉得这种违背民意的改革不太可取,春节终于开始允许放假了。

    喊“春节快乐”会被当成反动派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大统一。统一之后的国民政府显然没能吸取北洋政府的教训,不仅重申春节不准放假,而且决定结束两种历法并行,欲彻底废除旧历,以显示其“革命”的决心。国民政府认为新旧历并存会“贻笑列邦”,“抵牾国体”,“与吾人革命之旨,亦属极端背驰”。 1928年5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提出《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案》,提案的措施甚是严厉,严禁私售旧历、新旧历对照表。在放假方面,则严令各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传统历法就此成了禁止使用的“废历”。1929年春节若有人在街上喊“春节快乐”、“恭喜发财”,会被当成反动派。

    为配合新历法,1931年,教育部颁布了《修正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规程》,其中寒假统一为1月18日到1月31日。这样的假期规定,完全以新历法为标准,从而很难保证春节时正好放寒假。这种“坑爹”的放假方式,不仅学生们会叫苦不迭,就连老师们也怨声载道。

    1932年初,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内的学生

    1934年的春节是2月14日,一本名为《学校生活》的期刊登载了一篇学生们写的小诗:“今天是废历的‘The New Years day’,在家耍子多Happy!但是‘上司’仍旧叫我们在学校Study,想起来,真是多么的Sorry。”2月13日,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在日记里记道:“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

    当时有报纸评论说:“阳历势力范围统一了各机关的案头日历。然而阴历尽管人们没有大字通书,却被牢牢地记着。这阴阳两家各自划定势力范围,分疆而治,这才是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1930年1月2日国民党的《上海党声元旦特刊》发表《推行国历废除旧历的工作》,也承认实行阳历推行艰难,“习俗相沿,积重难返”。

    鉴于此,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人们发现,曾经号称要废除的传统春节,却能起到增强家庭、社会和国家凝聚力的作用。此后,阴历春节比阳历春节,无论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过得更加热闹。

  2. 北京大学:读书 | 元日说道:

    放鞭炮,挂灯笼,又是一年春节到。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说,北京人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大街小巷热热闹闹。那么你的家乡春节又是怎么过的呢?又有什么独特的故事呢?

    腊八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腊八节》
    丛超

    说起腊八节,你是想起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还是南方的汤圆北方的水饺?抑或是氤氲着朦胧热气的腊八粥呢?《腊八节》将腊八节的来历、传说、全国各地的习俗,甚至同宗教的关系都娓娓道来,原汁原味地展现了腊八节的文化传统。

    书摘:
    腊八节前一天或当天,民间有驱鬼逐疫的风俗,腊月击鼓逐疫作为古代的仪式,源自于傩文化是有可靠依据的。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生息繁衍,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巫傩之风的传承和信奉融入习俗之中,如今在某些地方仍有流传。

    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我们把这种仪式称为“荆楚傩舞”,胡头和金刚力士都具有佛教特色,腊八也是佛教节日。可见,这是一种佛教或佛教性质的傩仪,当地寺院在腊八,由僧人手托钵盂沿街化缘,把收集起来的米、粟、枣、栗仁等东西煮成腊八粥,除众僧吃外,也散发给穷人,传说大家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又把腊八粥叫做“佛粥”。

    新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中国:春节》
    萧放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其前身是上古的丰收祭与新岁首。作为正月岁首的春节,在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内容。

    书摘:
    上古春节雏形:岁终大祭与新年祈谷之礼

    丰收祭是春节最初的起源。中国农业生活的发展方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奠定,农业中国的岁时节日,依循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人们丰收之后的祭献与庆祝自然成为年度周期的界标。

    上古社会人们是从神性的角度理解日常时间进程,伴随着四季岁时生活的是岁时祭祀活动,人们利用各种季节祭祀仪式中断日常生活,以实现与天神地人鬼的沟通。岁末年初的冬春时节尤受关注。

    传统的大型岁时祭祀仪式常常在这一特定的时节举行。所谓祭祀,依照《说文》的解释是以手持肉奉献给神灵。以食物奉献神灵是中国传统祭祀的基本方式,中国人认为以上等的或时令食品献给神灵,就如人间以佳肴招待贵客一样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赤诚。上古春节的岁时活动主要就是祭祀诸神与祈求谷物丰收。

    岁终大祭是岁末对天地人间诸神的一次总结性的隆重祭祀。在《礼记》中我们看到年终大祭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饮(zhēnɡ)”,即宗庙祭祀大礼,同时要祭祀日月星辰、公共社神、门闾之神及门、户、中(liù)、灶、行等日常五祀。时间在夏历十月,这是周历一年的最后一月,所以大祭诸神。一是大蜡之祭。年终的大蜡之祭,在夏朝称为嘉平,在殷商称为清祀,周朝始称大蜡,祭祀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zhuó)、禽兽、坊、水庸等八神。这八神大都与农事活动有关,据前人考证先啬是神农,司啬是后稷,百种为百谷神,农为田神,邮表为井田道路间的界亭神,禽兽为猫虎神,坊为堤防神,水庸为沟渠神等。迎猫是为了让它吃田鼠,迎虎是为了让它赶走田里的野猪,以保证农作物的丰收。

    在祭祀坊与水庸时要念一段祝词:“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段祝词有着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这种命令与祈求混杂的语气,生动地反映出古人对待神灵的态度,人们祈求神灵在新的年份里管束好水土、昆虫、草木,让它们各安其位,以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祸害。大蜡的时间在夏历十二月,是岁末对有关农事诸神的一次总祭,所谓“合聚万物”,而总祭诸神。大蜡之祭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农事的重视。

    再说说元日天子“祈谷”之礼。天子在立春之日要到东郊迎气。立春日,周天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乘青色的车马,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然后在本月选择一个吉利的天干日,如上辛日,举行郊祀祭天,祈谷于上帝。郊天之后,周天子还选择一吉利的地支日,如亥日,举行农耕仪式。天子亲自带着耒耜等农具,在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的簇拥下,进入田间进行象征性的耕作,这就是史书上常说的“躬耕帝籍”,即周王亲自为天帝到祭田劳动,兼之为本年农事丰收祈祷。这种正月立春后郊祀祈求丰年的仪式,成为历代王朝的政治大事。为了郊外祭祀的方便,帝王还要修筑郊天的圜丘。这种年节祈谷仪式成为后代王朝遵循的新年典礼。隋朝卢思道《驾出圜丘》诗描写了当时郊天的情形:
      开年简时日,上辛称天吉。平晓禁门开,隐隐乘舆出。乘舆出九重,金根御六龙。章移千乘动,旆举百神从。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神歌已相续,神光复相烛。风中飏紫烟,坛上埋苍玉。

    唐宋依然以正月上辛日作为举行祈谷仪式的时间。明清在南郊建筑天坛,作为帝王祭天的专门场所,冬至圜丘郊天、正月祈谷典礼都在这里举行。天坛内有南北二坛,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祈谷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原称大飨殿),明清帝王正月上辛到天坛祈年殿祭祀上帝,为民祈谷。

    上古社会膜拜自然,岁时信仰中体现着人们对神秘自然的礼敬。春节虽然还没有作为正式名称出现,但其岁时年节的意义已经形成,人们将春节所在的岁末年初作为具有特殊神性意义的时段,通过虔诚的祭仪,实现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交流。

    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中国传统节日诗歌选——元宵节》
    王廷鹏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的国度。面对元宵这样的庆典,诗人们自然不会吝惜自己的笔墨。歌咏元宵节的诗词曲赋,最早的要数隋炀帝杨广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此后,唐宋时代,元宵灯火、笙歌、人物及各项节俗活动都成为文人反复吟咏的对象。唐诗、宋词,尤其是宋词中有许多名篇描写元宵。元曲作家也对元宵节有所歌颂。明清两代在前代文人歌颂元宵节的基础上也有不少诗人歌唱元宵。可以说,元宵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雅俗共赏的传统佳节,还是诗人们可以尽情挥洒诗情的盛大节日。

    文摘: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下转,梵声天上来。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注释】
    法轮:佛法的别称。佛教认为释迦牟尼的教法能熄灭烦恼,摧伏怨敌,犹如转轮王(古印度神话中的国王,相传该国王即位时自天感应得轮宝,转之威震四方)转动轮宝(战车的神化)摧破山岳一样,并且认为佛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转相传,犹如车轮,故名法轮。《大智度论》卷二十五载:“转轮圣王手转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
      
    梵声:即梵音,指佛教徒念佛宣教的声音。
      
    千光:形容灯火辉煌。
     
    花焰:指元宵节的烟火之类。
     
    幡:长方而下垂的旗帜,亦为旌旗的总称。

    【诗人简介】
    杨广(569~618),即隋炀帝。一名英。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文帝杨坚次子。开皇六年(586)封晋王,八年领兵灭陈,后勾结杨素等废太子杨勇,于仁寿四年(604)即帝位。在位14年。前期曾发展科举制设置进士科,进行大规模貌阅和括户,扩大国家赋役对象,开凿大运河,平定吐谷浑,在西北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4郡,隋朝达极盛。

  3. 【回乡记·腊月二十八】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再难也要回家过年说道:

    文/王海娟(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学生)

    时常想,是什么力量使千里之外的游子不顾旅途艰辛,再难也要回家过年。是浓浓年味?还是仍然在家乡维系着的感情?年味又究竟是什么味?感情又是怎样的情呢?

    忙碌的春节

    我的家乡湖北省阳新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劳动力输出大县,平时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就连中年人也很少,整个村庄空空落落,显得格外空寂与悲凉。

    过年时,外出的人们才陆陆续续回来,因此,各种酒席都集中在春节期间举办,建房、做寿,婚嫁尤其如此,一户人家春节期间办上一两次酒席是常事,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到正月初十的双日子里,一天之内常常需要吃两三个酒席,有时还能碰上一天四五个的。大部分的亲朋在吃酒席的时候相聚,重叙旧谊。

    说起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事,还数年轻人的终身大事,平时年轻人都不在家,无论自愿与否,趁着过年时相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共同经历。子女结婚是父母的人生任务,再加上结婚成本很高,不得不早点筹备。虽然《婚姻法》规定男22周岁、女20周岁才可结婚,但是在农村,只要不继续读书,从十七岁开始,父母就催着子女去相亲。如果到了二十二岁还没有结婚,父母就担心子女找不到对象,女孩子尤其如此。相亲也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亲戚也会很关心,并积极参与其中。子女的亲事成为亲戚间谈论最多的话题,我想这也成了年味的一部分。

    过年时的热闹与平时的空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恍如两个世界。雨季的泥巴路泥泞不堪,拥挤的车辆与人群,不曾停歇的爆竹,使得家乡的春节格外丰富多彩,这或许就是特别的年味,对于归乡的游子,拾取几点细细品味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结婚的账本

    在乡亲们的闲聊中,结婚成本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除去装修房子和购买基本家具的费用,男方结婚成本在10万元左右,虽无法与沿海地区动辄上百万的结婚成本相比,但对于农民而言,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我们姑且以最低标准的一个结婚案例来分析这一成本的构成。两人在媒人或“月老”的撮合下见面,见面地点一般选在女方的亲戚家,如果男方看中了女方,就把见面礼4000元留下,如果女方也情投意合,就收下这礼金。紧接着是“对象认亲”:男女双方家庭建立亲戚关系,开始走人情。男方去女方家走动,需要买戒指给女方,大概2000元,另给茶钱1000元,并给女方及其叔伯兄弟等带肉和酒,大概1000元。女方则要办1~2桌酒席,并请叔叔伯伯们陪客吃饭。男方回去的时候,女方家庭“打发” 600元给男方,叔伯则各“打发”1200元和400元。在此期间女方会去男方家,获得“打发”2000元。其次是开年庚,即男方的父亲去女方家拿女方的生辰八字,选定结婚日期,并和女方家庭商量彩礼,男方给喝茶钱10000元,女方“打发”6000元。最后是上门报日,即男方到女方家告诉结婚的日期,需要给女方所有的亲戚带上肉、酒、饼子,以及商量好的彩礼钱40000元。如今上门报日不再送肉,而是把肉折算成现金,大概5000元。根据亲疏远近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已经成家的兄弟、叔伯,每家给送400元加上酒和饼子,另外女方外祖父母需要一个猪肚;第二等级是舅舅和已经嫁出去的姊妹、姑姨,每家需要送200元加上酒和饼子;第三等级是其他更远的亲戚,每家需送100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礼娘担”(音译),一是给女方办酒席的钱,由女方根据亲戚的多寡提出,这个按10000元来计算;二是婚纱照,最少也得4000元;三是媒钱,有三个媒人,每人400元;四是给女方买新衣服,4000元左右;五是结婚当天女方这边派人送嫁妆,男方需要给1000元左右;六是给女方买的金子17000元。

    男方给钱越多说明越重视女方,给钱少了就是不大方,女方会被看不起,甚至可能会因为某个环节价钱谈不拢而悔婚。如果是男方提出悔婚,那么已经给的财物将不再退回,因为男方提出悔婚是对女方的侮辱;如果是女方提出悔婚就需要把所有的财物原数退还,已经使用的物品需要折价退还,防止女方借悔婚骗取财物。

    彩礼的用途是购买夫妻将来过日子所需要的日常用品 ,包括热水器、彩电、洗衣机、空调、冰箱、电脑、电视等电器,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菜刀、砧板、针线等,大概花费20000元。彩礼还需要用来“打发”给男方4000元,最后剩余10000元左右,当作女方的压箱钱带回到男方的家中,扣除压箱钱和打发回来的钱,男方的花销达82000元。加上修建房屋、装修房屋等花费,结婚需要二三十万元,而一般的家庭有两三个儿子!

    很多人认为结婚成本高是由于女方家庭索要高额彩礼,或者是由于小夫妻一起赚取父母的钱。可是仔细算来谁也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赚取多少钱,最后10000元的压箱钱也按照习俗花掉了。如果这些礼节没有相应的花销来承载,这些习俗也就消失了。

    道不清的人情

    过年是走人情的高峰期,“争礼”是常常发生的事情。外公过生日的时候,舅舅怪自己子女没有回家,怪已经工作还没有出嫁的外孙女没有送烟花(外孙女没有出嫁形成独立的家庭可以不用放烟花,已经工作赚钱了,也可以放烟花表达自己的孝心)。妹妹出嫁的时候二叔怪没有给坐媒礼(坐媒礼给已经成家的兄弟,如果兄弟未成家,就给叔伯),外婆怪外孙女婿清香(清香是指每年正月初二给上一年去世的亲人上香、燃放爆竹,亲戚需要带香纸、爆竹)的时候只带爆竹而没有带烟花,妈妈没事的时候絮絮叨叨,永远也争论不清。

    很多的礼节都扯不清楚,一是由于各地风俗的不同,甚至三里不同俗;二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很多人已经不懂风俗具体如何;三是随着社会变迁很多风俗发生了变化。扯不清的礼节背后是道不清的情,“争礼”反映的是大家对感情的期待不同。虽然礼轻情意重,但是大家的感情还是需要礼钱的轻重来衡量,礼钱数量往往根据亲疏远近,有明显的等级划分。有了这些礼节,才有了大家之间的感情,尤其平日里大家都在外打工,春节时的各种“礼节”就显得尤其重要。

    正是这些礼节维系了大家之间的感情,就拿“拜年”来说吧,虽然有时候并不想去,往往把礼物送到,茶都不喝一口就走了,很多人都感到厌烦,但还是会去拜年。如弟弟所言,大家一年了都没走动,如果还不拜年,就没有感情了。正是拜年时的相互走动维系了大家的感情,这些感情的存在进一步维系了乡土社会的存在。

    空寂的村庄与繁荣的祠堂

    祠堂是过年中最热闹的场所,农民在祠堂中举办酒席,燃放爆竹和烟花,同家族的人共同祭祀,耳濡目染中明白了宗族观念与礼数。

    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家乡兴起了修祠堂的小高潮。大湾子的宗祠修建得十分雄伟壮观,动辄耗资数百万元。小湾子,宗族内部团结,就修建小一些的宗祠。修建以后还需要请客吃饭,酒席规模非常大,有的祠堂请客吃饭会来100多辆车。

    祠堂修建在村庄中最显眼的地方,庇佑着家族的子孙,也向世人昭告家族的壮大。在越来越空寂的村庄中,祠堂却越发的繁荣起来。

    当年味不再,家乡将不再是家乡

    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年俗活动几乎没有了,春节的大量空闲时间被打麻将占据,而很少走亲访友。手机和电脑带来的网络交流使人们不再一起烤火聊天了,吃完饭就各自散了,父母看电视,年轻人上网。而那些不爱打麻将也不爱上网的年轻人几乎要被这没有年味的年逼疯,还不如早早地外出打工。

    正是集中春节期间的婚嫁、走亲访友以及各种酒席维系起来的人情所形成的年味,吸引着游子们年复一年地牵挂这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正是有了年味,游子才有了乡愁;正是矗立在每个人心中的那个“祠堂”,才使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繁衍不息。这些是他们生命的意义,也是他们外出拼搏的理由。当这些不再,家乡将不再是家乡,而我们也不再是家乡的游子。

    我,一个常年生活在家乡村庄之外的陌生人,很少参加家乡的人情活动,也不用参加宗族的祭祀,婚嫁、年俗也与我关系不大。因而,不仅感受不到年味的存在,反而觉得多少有些无聊,看着父老乡亲们忙碌和热闹的场面,内心深处突然感到无比的失落和寂寥。

    (以上内容摘编自东方出版社出版、贺雪峰主编的《回乡记》一书。)

  4. 北京大学:四大名著,如何“闹”元宵?说道:

    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墨客笔下,各有千秋,趣味无穷。巧的是,四大名著之中,均有对元宵佳节的描述。从《红楼梦》到《三国演义》,从《水浒传》到《西游记》,描写的是从东汉到明清近二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故事,且来看看这不同故事中的元宵节吧。

    《红楼梦》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ぜ挡严。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凤姐听了道:"既这么着,老太太,太太且请回房,等是时候再来也不迟。"于是贾母等暂且自便,园中悉赖凤姐照理。又命执事人带领太监们去吃酒饭。
    ……
    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憎,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ぜ,桂楫兰桡,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

    ——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

    《三国演义》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真个金吾不禁,玉漏无催!王必与御林诸将在营中饮宴。二更以后,忽闻营中呐喊,人报营后火起。王必慌忙出帐看时,只见火光乱滚;又闻喊杀连天,知是营中有变,急上马出南门,正遇耿纪,一箭射中肩膊,几乎坠马,遂望西门而走。背后有军赶来。王必着忙,弃马步行。至金祎门首,慌叩其门。原来金祎一面使人于营中放火,一面亲领家僮随后助战,只留妇女在家。时家中闻王必叩门之声,只道金祎归来。祎妻从隔门便问曰:“王必那厮杀了么?”王必大惊,方悟金祎同谋,径投曹休家,报知金祎、耿纪等同谋反。休急披挂上马,引千余人在城中拒敌。城内四下火起,烧着五凤楼,帝避于深宫。曹氏心腹爪牙,死据宫门。城中但闻人叫:“杀尽曹贼,以扶汉室!”

    原来夏侯惇奉曹操命,巡警许昌,领三万军,离城五里屯扎;是夜,遥望见城中火起,便领大军前来,围住许都,使一枝军入城接应曹休。直混杀至天明。耿纪、韦晃等无人相助。人报金祎、二吉皆被杀死。耿纪、韦晃夺路杀出城门,正遇夏侯惇大军围住,活捉去了。手下百余人皆被杀。夏侯惇入城,救灭遗火,尽收五人老小宗族,使人飞报曹操。操传令教将耿、韦二人,及五家宗族老小,皆斩于市,并将在朝大小百官,尽行拿解邺郡,听候发落。夏侯惇押耿、韦二人至市曹。耿纪厉声大叫曰:“曹阿瞒!吾生不能杀汝,死当作厉鬼以击贼!”刽子以刀搠其口,流血满地,大骂不绝而死。韦晃以面颊顿地曰:“可恨!可恨!”咬牙皆碎而死。后人有诗赞曰:“耿纪精忠韦晃贤,各持空手欲扶天。谁知汉祚相将尽,恨满心胸丧九泉。”夏侯惇尽杀五家老小宗族,将百官解赴邺郡。曹操于教场立红旗于左、白旗于右,下令曰:“耿纪、韦晃等造反,放火焚许都,汝等亦有出救火者,亦有闭门不出者。如曾救火者,可立于红旗下;如不曾救火者,可立于白旗下。”众官自思救火者必无罪,于是多奔红旗之下。三停内只有一停立于白旗下。操教尽拿立于红旗下者。众官各言无罪。操曰:“汝当时之心,非是救火,实欲助贼耳。”尽命牵出漳河边斩之,死者三百余员。其立于白旗下者,尽皆赏赐,仍令还许都。时王必已被箭疮发而死,操命厚葬之。

    ——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西游记》

    此夜正是十五元宵,众僧道:“老师父,我们前晚只在荒山与关厢看灯。今晚正节,进城里看看金灯如何?”唐僧欣然从之,同行者三人及本寺多僧进城看灯。正是: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青狮灯、白象灯,灯架高檠。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羊儿灯、兔儿灯,檐下精神。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虎儿灯、马儿灯,同走同行。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鳌山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那壁厢,索琅琅玉韂飞来;这壁厢,毂辘辘香车辇过。看那红妆楼上,倚着栏,隔着帘,并着肩,携着手,双双美女贪欢;绿水桥边,闹吵吵,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对对游人戏彩。满城中箫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有诗为证,诗曰:锦绣场中唱彩莲,太平境内簇人烟。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

    此时正是金吾不禁,乱烘烘的无数人烟,有那跳舞的,躧跷的,装鬼的,骑象的,东一攒,西一簇,看之不尽。却才到金灯桥上,唐僧与众僧近前看处,原来是三盏金灯。那灯有缸来大,上照着玲珑剔透的两层楼阁,都是细金丝儿编成;内托着琉璃薄片,其光幌月,其油喷香。唐僧回问众僧道:“此灯是甚油?怎么这等异香扑鼻?”众僧道:“老师不知,我这府后有一县,名唤旻天县,县有二百四十里。每年审造差徭,共有二百四十家灯油大户。府县的各项差徭犹可,惟有此大户甚是吃累,每家当一年,要使二百多两银子。此油不是寻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

    ——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水浒传》

    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值此元宵,有诗为证: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烛龙街照夜光寒,人民歌舞欣时安。五凤羽扶双贝阙,六鳌背驾三神山。红妆女立朱帘下,白面郎骑紫骝马。笙箫嘹亮入青云,月光清射鸳鸯瓦。翠云楼高侵碧天,嬉游来往多婵娟。灯球灿烂若锦绣,王孙公子真神仙。游人流连尚未绝,高楼顷刻生云烟。是夜节级蔡福分付,教兄弟蔡庆看守着大牢:“我自回家看看便来。”方才进得家门,只见两个人闪将入来:前面那个军官打扮,后面仆者模样。灯光之下看时,蔡福认得是小旋风柴进,后面的已自是铁叫子乐和。蔡节级只认得柴进,便请入里面去,现成杯盘,随即管待。柴进道:“不必赐酒。在下到此,有件紧事相央:卢员外、石秀全得足下相觑,称谢难尽。今晚小子就欲大牢里赶此元宵热闹,看望一遭,望你相烦引进,休得推却。”蔡福是个公人,早猜了八分。欲待不依,诚恐打破城池,都不见了好处,又陷了老小一家人口性命。只得担着血海的干系,便取些旧衣裳,教他两个换了,也扮做公人,换了巾帻,带柴进、乐和径奔牢中去了。

    初更左右,王矮虎、一丈青、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三对儿村里夫妇,乔乔画画,装扮做乡村人,挨在人丛里,便入东门去了。公孙胜带同凌振,挑着荆篓,去城隍庙里廊下坐地。这城隍庙,只在州衙侧边。邹渊、邹润,挑着灯,在城中闲走。杜迁、宋万,各推一辆车子,径到梁中书衙前,闪在人闹处。原来梁中书衙,只在东门里大街住。刘唐、杨雄,各提着水火棍,身边都自有暗器,来州桥上两边坐定。燕青领了张顺,自从水门里入城,静处埋伏。都不在话下。

    ——第六十五回《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