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网易最年轻总监丁根芳投身周边游,李开复和他一起要出发

丁根芳,曾是网易最年轻的总监,现在是科技部认定的中国独角兽企业“要出发”的CEO。

他创办的这家企业,获得了李开复创新工场、红杉资本、众信旅游等知名机构的投资,市场估值5亿美元,并正朝着50亿美元的方向前进。

而3年前和丁根芳的一次见面,让我至今难忘。

丁根芳

作者:清风徐来,清华学霸,原中大MBA教授,投资达人,学数学的文艺狗,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现为「海豚学研社」(微信号:haitunstudy)社长。

2014年7月,丁根芳给孩子入学准备的房子正好在装修。我很感兴趣,就约了时间去看看。

刚进门,就看到一位皮肤黝黑的老者,在门厅的地方铺地砖。我以为是装修工人。没想到丁根芳跟我介绍,这位铺地砖的老者,就是他的父亲,这次装修,几乎都是他父亲一手在搞。

我听了有点懵,那么成功的连续创业者,装修房子还要父亲亲自上阵?!

“父亲是农民,以前也做过泥工盖过房,农村人习惯这些事情都自己做。父亲从农村找来施工队,就直接带着他们开干了。”

老父亲看出了我的诧异,热情地拉着我在屋子里一样一样展示他的成果。

“你看这做工,只有这样,用起来才扎实。”老父亲略带得意地告诉我。

01
做一个自己的网站

丁根芳,1978年出生于浙江上虞的农村,典型的70后。

1997年,丁根芳从浙江春晖中学考入有“小清华”之称的合肥工业大学,当时学的专业是给排水工程。我问他为什么会选这个专业,他说,这并不是他的第一志愿,他最想学的专业,是电子工程。

丁根芳从小就对无线电疯狂地迷恋,大概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日思夜想地想要有一台收音机。那时候,家里很穷,根本不可能为了孩子的兴趣,去买一台收音机。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女生,已经看了百货商店展柜里面的那双白球鞋一万遍,但是因为没有钱,也不好意思向爸爸妈妈开口。”

丁根芳就只好自己想办法去挣钱,捉泥鳅,钓黄鳝,打野板栗,采野果子……然后,让父母带去镇上卖掉,把钱攒起来。

这件事,他一直坚持了2年。

2年后,他托一位在县城里面读职高的同村小哥哥,帮他从县城买来了他要的收音机。

丁根芳至今还记得那个收音机的长相,白色的外观,带个小天线。

“拿到那个收音机,真的太幸福了,无法形容的人生的幸福。为这个幸福,我付出了努力,而且,为了这个幸福,我整整等了2年。”

从小对无线电的热爱,让丁根芳在大学期间没有一心只扑在本专业的学习上,而是开始迷恋电脑和互联网。

“第一台电脑,是学校里10个同学凑钱买的。”

那时候,丁根芳就开始在电脑上自学Office,学Photoshop,用QQ。那时候,电脑的硬盘不到1G,上网用的是拨号。

随着新浪、搜狐、网易的相继成立,中国的第一次互联网热潮开始兴起。丁根芳特别喜欢看《21世纪经济报道》和《电脑报》,在上面,他看到很多国内外有关互联网的新闻,看到第一代互联网人的造富故事。对于刚刚20出头、渴望新事物的丁根芳来说,互联网这个新概念,让他兴奋不已。

“我每天在报纸上看这些互联网弄潮儿们的消息,他们几乎成了我的偶像。”

终于,在大四的时候,丁根芳决定做一个自己的网站。

“那时候纯粹是出于兴趣,根本也不是创业的思维,完全是一种好玩和尝试的心态。”

2000年,丁根芳结合自己的专业,建立了给排水网,一个有关建筑工程中,上水和下水排布问题的专业类资讯网站。

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刚确定保送研究生的大四在校生。

02
第一次成功

“做网站难吗?”我问丁根芳,“你做了一个网站,如何让别人知道呢?”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时代。”丁根芳告诉我,“你有什么新鲜事物,很容易被大家接受。”

那时候还没有百度,但是在雅虎、搜狐等网站内已经嵌入了搜索引擎。由于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排水网站,输入“给排水”三个字,就会自动搜索到丁根芳的网站。很快,他的网站就有了第一批200名用户,论坛和资料分享就开始活跃起来。

之后,丁根芳又发动身边的同学,先在合肥的高校,给所有这个专业的学生推介这个网站,之后又到南京等周边城市的院校去推广。大四毕业时,他让各奔东西的同学每人拿着两张卡片,去他们就业的单位和设计院推介。

就这样,给排水网在这个专业领域开始小有名气,成为了一个业内人士都知道和会去用的专业网站。

“其实,人动脑筋了,万事都能做起来。这种地推的方式,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也都在用。”

不到3年时间,丁根芳把他的给排水网做到了这个行业的中国第一。

那时候,很多人只是把丁根芳的网站看作是一个大学生的课外实践项目。他的项目去参加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安徽省的一等奖和全国的铜奖。有人劝丁根芳,奖也得了,替学校争取的荣誉也拿到了,是不是后面就该回去好好读研究生课程了。

“那时候,对我来说真的是个分水岭。我必须要做出选择”。

但是,丁根芳不愿看到自己一手做起来的网站,只是一个大学生课外实践的“作品”,决定绝不放弃,坚持做下去。

“做下去的话,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收入。”

“那建站和维护的费用从哪里来呢?”我好奇地问他。

“自己往里面贴钱啊。那时候做网站,根本没有盈利模式。” 丁根芳为了自己的网站,平时一直节衣缩食,把能省的钱都省下来,用于租服务器,买电脑、扫描仪等开销。

“最艰难的时候,把自己的手机都卖了……”

网站的转机,出现在第三年。

那时候,丁根芳开始注意到阿里巴巴,看到他们做B2B的商业撮合,觉得在给排水这个专业领域,应该也有机会。于是,他带着团队去参加水工业技术展览会,在展会上找到了很多设备厂家,开始给他们做黄页,做产品信息库和展示推介。慢慢地,就开始有了B端客户的广告收入。

网站终于得以为继。

回想分水岭的那次选择,丁根芳告诉我,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那次经历,让丁根芳体会到“坚持”和“实践”的重要性,甚至,成为他后面17年创业的基本信念。

03
网易最年轻的总监

2003年,网易创始人丁磊来合肥工业大学做校园招聘。当时,这位创业数年即获成功、已是中国首富的传奇人物,是众多互联网技术男的偶像,也是丁根芳心中的大神。

在丁磊的演讲结束后,丁根芳在楼道里截住他, 拖到报告厅旁边的办公室里,一定要他看看自己做的网站。丁磊听他介绍了5分钟,又专门找一间办公室谈了15分钟,说 “晚上一起吃饭,继续谈。”

那一年,网易校园招聘的宣传语是:“为网易寻找法拉利”。

丁根芳也记得那一晚他是第一次走进五星级酒店,以在校学生的草根身份与中国互联网最顶层的创业家会面。丁磊对他说:

“丁根芳,你是一辆法拉利,以前你是在乡村小道上跑,何不到网易这条高速公路上试试呢?”

还没机会见过“大钱”的丁根芳,被网易的光环和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照晕了。

毕业后,他带着自己的网站加盟网易,成为网易最年轻的总监。没过多久,他就把这家行业网站进一步拓展到了更大的规模。更多丁根芳解读:www.yangfenzi.com/tag/dinggenfang

“和当时的首富一起工作,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问丁根芳。

“完成了对互联网从启蒙到加速的过程。”丁根芳很认可这段经历的价值。

丁根芳最早做给排水网,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和兴趣,是一种自发的摸索过程。用他的话来说,对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企业,都是仰望的,从来没有机会站在中国互联网的最高点,来看待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在网易,丁根芳终于获得了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

在网易的4年,丁根芳深受丁磊的熏陶,受网易的价值观和产品观的影响非常大。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家数千人规模、有多处办公地点、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是如何运作的。在这里碰到的法务、公关、财报、审计……等全方位的体系,都是他以前那个作坊式的小网站无法触碰到的。

“某种意义上,就是看到了一种正规军的运作。而且,你是站在中国这个产业的最顶端。”

在丁磊身上,丁根芳学到最多的是“重视用户体验,做互联网精品”的企业家精神。给丁根芳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网易邮箱的多域名策略。那时候,无论新浪、搜狐还是雅虎,提供的免费邮箱的后缀都只有一个。只有网易,推出了包括163.com、126.com、yeah.net、netease.com在内的多个域名,让其他竞争对手大呼看不懂。

丁磊在一次培训中解释道,正是因为免费邮箱的普及,用户自己喜欢的邮箱ID越来越注册不到了,提供多个域名,就能让用户有更多的机会选到自己喜欢的ID。网易也因此获得了成倍的用户基数增长。

在丁根芳看来,所有丁磊给网易的中高层和基层传递的信息就是,如何去打造一款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如何去强化用户的体验。

这种对产品体验的极致追求,在丁根芳后面的再次创业和做要出发的过程中,成为了他重要的思维财富。

04
从十套房子,到两袋空空

在网易,丁根芳成为最年轻的总监,也有机会站在中国互联网的顶端和当时的中国首富一起工作,大公司的高薪和福利也让他很满意。但是,4年后,丁根芳毅然决定从网易辞职,选择再度创业。

我很惊讶他的这个决定。

“我觉得还是天生的那种性子吧,让我止不住地想做自己的事业。”丁根芳这样向我解释道,“我那时候28岁,觉得自己还能再创办一家公司。”

离开网易时,丁磊对他说了两句话:第一,你这个项目是不可能成功的!第二,自己创业,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不然你会很惨。

很不幸,这两条,都被丁磊言中了。

离开网易后,丁根芳带着在网易学到的经验和积累的财富,创办了51工程信息网。

“现在看来,和找钢网有点类似,做B端企业的展示和撮合,但是,我们当时做得早了些。而且,最关键的是,我对创业太过乐观了。”

从网易出来的丁根芳,做事带上了大公司的风范,租漂亮的写字楼,买最好的电脑,有钱!开张第一天,就聚集了50个兄弟,有人脉!没想到,意气风发的丁根芳和他的兄弟们,自创业第一天起,就经历了连续18个月的亏损。

有一段时间,大概在2009年的年中,很多个晚上,丁根芳都想要去买一包烟抽。从网易离职后的二次创业,从信心爆棚到一无所有,就只用了这一年半的时间。这种感觉,用丁根芳的话说,就是,

“从一年可以买下广州十套房子,到一年半后两袋空空,快要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那时候,公司连续亏损,相当于每个月把一辆帕萨特丢进珠江。渐渐地,兄弟们散了,各自谋生,交往多年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

“这种感觉就是,你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奋斗,积累所有的信心和勇气,一年之内给你从天整到地。而且,不是地面,而是整到地狱。”

二次创业前,丁根芳在网易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坐在人人都来求的位置上。自己是博士,是过去十年学校最出色的学生,是网易最年轻的总监……所有的这些光环,在这18个月里全部陨落。

“关键是,这种光环不是一下子陨落的,就像用刀子刮你的肉,从皮肤开始刮,刮到肉,刮到骨头……最后,还要把你的骨头打烂的那种。”

“最接近地狱的感觉就是你每天晚上睡觉,半夜都要哭醒。是那种从万物尽在你脚下,春风十里,信手沾来的美轮美奂,然后折磨到你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废物,毫无还手之力的悲绝……”

事业受挫,感情受挫,痛不欲生。“所以,走路是没有脚感的,开车是可以漂移的,和任何人都是可以干架的。”

极端的时候,丁根芳几次想过要自杀。

“那时候,你感觉你是在下沉,水淹到了脖子上嘴巴边,只有拼死去抓最后一根稻草。”

这根稻草,丁根芳抓住了。

曾是网易最年轻总监丁根芳投身周边游,李开复和他一起“要出发”

05
从网友,到17年的合伙人

幸好有老搭档陆威在,在陆威帮妻子照顾小孩的两周时间里,丁根芳想明白了一件事:“卖烧饼的也能活,我们为什么不能?”

骄傲的丁根芳总是不认输。他和陆威商量,公司要想活下来,必须转型。

丁根芳喜欢汽车,也在其中发现了商机。当时导航仪还不普及,毛利润很高,他以每台400多块钱的价格从深圳进货,加价3倍装到汽车上。第一个月卖了100多台,第二个月卖了200多台,公司活过来了。

浙江人的贸易基因在丁根芳身上复活了,在导航仪的基础上扩展品类和销售渠道,电话营销成本提升之后,本来就是互联网老手的他,又开始进行网络销售,一边在淘宝上开店,一边建立自己的B2C商城。

不到一年,公司营收就有两千多万,10%的净利润。丁根芳又活了过来。

“陆威是在你创业历程中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你们一起创业17年,始终在一起吗?”我问丁根芳。

“始终在一起。”

丁根芳和陆威的初识,是在2000年,他们是在网上认识的。在丁根芳做给排水网的时候,他在网上搜索,无意间发现另外一个网站,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做那个网站的人,就是陆威。

丁根芳找到一部公用电话,给陆威打了个电话,两人相见恨晚, 聊了一张30块钱的200电话卡,一时意气风发,相约合并网站,共同做大。

从那时候开始,两人就开始了长达17年的合作——从最早做给排水网,到后来一起辞职做51工程信息网,到生死关头转型做导航仪,再到现在做要出发。

“是什么,让你们能够维持那么长时间的创业合作关系的呢?”我很好奇。

“信任。”

丁根芳很肯定地说,“就是两人之间无条件地对彼此的信任。在做工程信息网最困难的时候,陆威就跟我说过,我一定是最后离开你的人。”

这种信任,是无价的。

丁根芳是一个善于思考和发现机会的人,而陆威则是一位忠实的执行者。每次丁根芳有了新想法,陆威就会快速地跟进执行。

“那次做导航仪,我说我们要活下去,必须要转型。我还在外面跑货的时候,陆威就已经开始着手搭建他的网上销售系统了。没有什么讨论和争执。”

丁根芳认为,他和陆威能建立如此深厚的信任关系,关键在于分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彼此多为对方考虑一点。这种信任,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证明,这中间哪怕发生一点点事情,都会破坏彼此的信任关系。

这17年中,丁根芳和陆威经历了从单身到结婚,从生小孩儿到赡养老人的人生阶段,再加上创业本身的起起伏伏,但两人在合作上始终很稳定。

“现在很多创业,往往是被情绪拖垮的,做着做着有了情绪,结果就慢慢散了。”

“我相信这中间肯定会发生很多事情,人生的事、家庭的事,一定会碰到很多跟创业发生矛盾、需要平衡和解决的问题。”

“但我很幸运的是,陆威是一位情绪上很稳定的合作者。不管家里和个人发生了任何事情,回到办公室,就是工作状态,没有高潮也没有低潮,一如既往地把事情做好。”

丁根芳说,他和陆威的关系很简单,除了工作之外,甚至不会周末一起吃个饭,串个门。就是,很简单,很纯粹,很平和的那种。

06
因为热爱,再次出发

导航仪业务的起死回生,让丁根芳成为了一个成功的生意人。但这位生意人并没有因此得意起来。在他看来,这些生意开始与自己为之骄傲的事业渐行渐远。

“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起来,我买了当时最新款的手机。这是一个里程碑,我开始研究和寻找新的机会。”丁根芳说。

一次偶然的阳朔自驾游,又开启了丁根芳另一个创业故事。他发现有很多客栈老板都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招揽顾客,就想着能不能做一个客栈的网上营销平台。

说干就干,2010年下半年他和陆威着手建站,第二年年初上线时,他们的平台就有2000多家客栈了。

这个平台,就是后来的独角兽企业“要出发”。

现在,丁根芳的“要出发”主打北上广深周边的旅游项目,这是他在2012年3月时开始尝试的方向。

“都市白领大多有私家车,却没有很长的假期,周末和小假期以城市周边的旅行为主。”丁根芳分析道。

“要出发”在这一旅游市场的空白上拓展项目,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旅游的春风,这几年“要出发”实现了高速成长,目前在全国开设了近30家分公司,员工超过1000人。“要出发”周边游资源已经覆盖200余个城市,连续实现年均300%的业绩增长,并先后获得5轮融资:

2011年12月,获得李开复创新工场投资的天使轮和A轮投资,合计160万美元;2013年12月,获得祥峰投资的800万美元B轮投资;2014年9月,获得红杉资本和天图资本3500万美元C轮投资;2016年4月,获得众信旅游等领投的5.5亿元人民币D轮投资。

“这次,你是跨界做旅游?”我有点惊讶他的跨度。

“是啊!也是兴趣所致。我喜欢互联网,也喜欢旅游,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就是现在的‘要出发’。”丁根芳笑着告诉我。

在丁根芳看来,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兴趣。最早对无线电的迷恋源自于兴趣,喜欢电脑和建网站也源自于兴趣,做导航是对汽车的兴趣,做“要出发”是对旅游的兴趣。

“喜欢了才会热爱,热爱了才会坚持。”

回看17年的创业历程,尽管经历了风光无限的高潮,也闯过了痛不欲生的地狱,但丁根芳始终坚信“喜欢”、“热爱”和“坚持”的力量。

这一次,他要做的是“要出发”;这一刻,我看到的,仍旧是一个男孩,对收音机的渴望。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王功权首次透露和青年一同创业 出任首席战略官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旅游研究的时代感与工匠精神

➤ 冯大辉:​所谓好的旅行体验,「路途/景点时间比」要足够小

➤ 广东省旅游局局长曾颖如:世界休闲旅游目的地是广东的必然选择

➤ 觅游想用优质内容和社区运营做中产旅游用户的入口,还是时候么?

➤ 曹政:扒扒当年丁磊网易的时运|天赋、时机这两样东西你学不来的

➤ 网易两次高层动荡有内情,何海文、孙德棣与丁磊的“病退”往事

➤ 网易云音乐高级总监王磊离职 加盟太合音乐旗下百度音乐任总经理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