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并非因兼职而衰——与朱学东先生商榷

朱学东先生分别从养懒人、养名士、媒体人兼职三个侧面谈了传统纸媒衰败的原因,我认为三个侧面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养懒人闲。用前几年曾经很流行的一个词就是媒体人“没有实施满负荷工作制”,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当然这不是朱学东先生的原话,但用这两句话来归纳,应该不至于太走样。但我认为这不是传统纸媒衰败的根本原因。各行各业兼职现象都很普遍,为什么独独媒体因此而衰?

这篇文字不想探讨传统媒体衰落的原因,更想说说在个人、单位、社会三维视角下的兼职自由问题。如果没有兼职自由,个人、单位、社会将会怎样?

兼职自由当然有很多历史佳话,比如小议员费马发现了数学上的费马大定律、费马小定理,比如历史上的中国皇帝成了著名的木匠、诗人和画家。这些都可谓“闲得慌”闹的。如果议员只能干议员的活,皇帝只能干皇帝的活,想必会让世界少一点丰富、生命少一分精彩。

当然有人也许会说人家皇帝和议员纯粹是业余爱好,没有额外赚钱。这个理由是站不住的。不管有没有在职业之外拿钱,你都是费了时间、精力和聪明才智的,如果硬要说赚了外快和没赚外快的不一样,那我只能说你是在以妒嫉心理进行区别对待。

随着人类的进步,现在开始实行八小时五天工作制,单位的时间和个人的时间严格分开,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和法律,那么,记者、编辑的工作是否也可以实行“八小时满负荷”呢?答案是否定的。朝九晚五固不现实,同样的工作时间里,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皆不一样,名士和“懒人”也许三分钟一句话击中要害,庸人和“勤奋者”也许两个小时两千字不得要领。因此所谓“满负荷工作制”,其实是把人变成没有差别的存在,进入历史垃圾堆只是迟早的事情。现在我看就基本没人提这个问题了。古今中外,哪怕是奴隶社会时代,任何想榨干员工最后一滴血汗在单位里的想法和做法,其实都是不可能的乌托邦。

不允许兼职的社会,是扼杀人类创造力和人的才能多样性、减损社会总福利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多种可能性,个人不一定有能力和机会找到的总是最适合自己兴趣和才能的工作,单位也不能保证找到的员工、安排的岗位就一定最能发挥员工的能量,包括,给他们的这种能量和贡献兑现以恰如其分物质和精神回报。既然双方在大多数时候都做不到这一点,允许个人兼职、让个人的能量更好地发现、发展和发挥,让社会福利更好地增进,就是有利于全人类的正确选择。而在个人、单位和社会三者之间,单位往往是最短命的过客,是为了服务个人和社会而存在的临时联合体。如果单位这个临时共同体不能增进个人和社会的福利,不能促进个人才能的最大限度发现、发展和发挥,这样的单位注定迟早会被淘汰。

因此,除了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出于保守商业秘密等目的而有一定的同行业“回避”制度之外,兼职自由不仅不是社会落后的体现,反而是时代进步的特征。甚至,在一些领域,比如医生行业,如果不允许医生兼业自由,而是医生依附于单位,会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不仅医生个人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实现,患者也难以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回到记者、编辑这个岗位,交换版面和交换发稿之类的以权谋私自然应当为行业所不耻,正常的写稿、演讲、电视广播“坐台”等兼职则不应当被禁止。一方面,在媒体的地域管制之下,传统媒体几乎从来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同行业竞争,更多的只有同城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媒体的产业形态几乎是当今中国最落后的一种产业形态,因为传统媒体的地域管辖使它们很难像普通公司一样自由开办分公司。

本该引领时代进步的行业,却有着最落后的产业形态,也是中国特色的奇葩一朵。正因为传统媒体基本上只有同城竞争,因此,多年来形成一个共识或者不成文的规矩:同城不要一稿多投便是原则;第二,同样在媒体的严厉管制,以及对文字作品个人主观判断性强的原因之下,传统媒体总编辑的个人好恶和对风险的把控尺度与能力,往往成为决定编辑、记者好稿劣稿甚至发与不发生死攸关的关键因素,版面的水准(这也是编辑面对社会的脸面)、工资的多寡、资金的优劣甚至任务完成与否,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多少编辑记者,能有不“红杏出墙”的冲动?

我今年看到过一条微博,一位房地产研究人士说,写了篇文章给编辑,编辑回话说:如果是说房价会涨的,我们总编肯定通不过,如果说会跌的,还差不多。像这种没有“政治风险”的话题,总编个人的观点居然也成了决定媒体观点的惟一真理的化身!以总编辑个人的是非为是非、个人的好恶为好恶的媒体,岂止独此一家乎?这样的媒体不死才怪!

当代中国告别计划经济以后,职业人越来越摆脱对于单位的依附,越来越向“社会人”和“自由人”进化,这是大趋势。当然这个趋势不能丢掉也不会丢掉职业的忠诚和职业素养,但职业忠诚和职业素养归根结底只能拿干活的好坏说话,很难拿懒不懒、闲不闲、兼职不兼职来衡量。

一些单位即使真的养着一些一年到头不出活的名士,其对于单位价值观、向心力和士气的引领与提振,对于单位的社会声誉,也往往有着金钱难以估量的价值。这一点,就看各单位自己如何看待和把握了。市场自由选择,彼此聚散自由。

来源:腾讯《大家》

作者:童大焕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大焕城市化战略研究院院长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