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新科技酝酿中:实时卫星跟踪农业水生产力、Apeel…

各国际组织、国家、研究中心都在致力于使用新科技进行创新解决世界面对的问题。非洲和近东地区计划利用实时卫星数据跟踪农业水生产力,解决长期缺水困境。农业创新公司发明食品腐败解决方案以减少世界范围内的食物浪费,不再将着眼点聚焦在生产更多食物上。中国与世界共战贫困,中国打造中外减贫案例数据库,绘制中国减贫模式结构树,用具体案例来阐明扶贫工作的不同做法,用新数据库为国内外扶贫工作者交流分享减贫知识经验提供快捷平台,促进扶贫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利用实时卫星数据跟踪农业水生产力

文/陈俊涵 来源:盖茨基金会

利用实时卫星数据跟踪农业水生产力

在粮农组织新开发工具的帮助下,对农业(特别是缺水国家)用水效率的衡量正在实现高科技化。”WaPOR”开放数据库已经上线,它利用卫星数据帮助农民获得更可靠的农业产量并优化灌溉系统。利用该工具可对耕作系统用水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收集关于最有效用水方式的经验证据。

以农业为用水大户的全球水资源利用已经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一些地区的用水量已快突破资源承受极限。更多农业解读:www.yangfenzi.com/tag/nongye

随着气候的变化,干旱和极端天气日益频繁,水资源的使用也持续增加,改变并减少了农业的水资源可用量。这更加突出了充分利用每一滴水的必要性,强调了通过提高效率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生产需求的重要性。

“WaPOR”数据库对卫星数据进行筛选并利用”谷歌地球”的计算能力来生成地图,可以显示每立方米用水量所获得的生物量和产量。这些地图分辨率可小至30到250米,每天到每十天更新一次。”WaPOR”数据库,将覆盖整个非洲和近东区域,重点是正在或即将面临物理性或基础设施原因缺水的主要国家。

“WaPOR”计算蒸发蒸腾量,这是自然水循环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水循环过程包括直接蒸发到大气中的水和通过在植物体内移动并从叶片渗出后作为水蒸汽而返回大气的水分。因此,蒸发蒸腾量可直接衡量生长季节作物的耗水量,而将生物量和可收作物产量结合起来,可以计算出作物水生产力。

该工具可以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监测特定灌溉方案的运行情况,支持现代化计划,确保改进措施能够真正让所有水用户获得更可靠和高效的用水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具有更强的气候变化适应力。

用水核算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被越来越多地推广使用,特别是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这包括对水资源可得性的相关评估,这些评估必须纳入气候因素,并需要考虑公平权利 – 特别是为生活和工业用途分配水资源以及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服务方面。

农业创新公司发明食品腐败解决方案以减少食物浪费

农业创新公司发明食品腐败解决方案以减少食物浪费

根据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数据,每年美国浪费的营养粮食价值超过1600亿美元。为了减少这种巨大的粮食损失和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农业创新公司Apeel Sciences公司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全天然的方法来减轻农产品腐败的速度,保持果蔬新鲜。

“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在地球上种植的所有粮食的一半,都由于自然腐败而浪费了,这是无法想象的数量,特别是考虑到现在和未来地球上有多少人口需要养活的现状。”Apeel科学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James Rogers说,“在Apeel,我们的使命是以自然、可持续和可扩展的方式大幅减少食物腐败的发生,使我们能够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获得新鲜的农产品。”

受到自然的启发,Apeel发现了在农场上普遍被遗忘的农产品的一部分,如树叶和茎,并重新利用这些副产品以创建一个天然的、隐形的且可食用的纳米级屏障,并应用于粮食作物上。事实证明,经过Apeel公司处理的产品是安全的,因为这是完全由FDA批准的天然食品制成。Apeel的方法有效地使产品的可销售和可食用限期翻倍。

Apeel的这个新科技最令人兴奋的是,如果可以挽救更多目前浪费的粮食,我们则不需要一定得提高生产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Apeel的创新将积极影响每个参与者,从需要新鲜和营养食品的消费者,到有可能为市场带来更多产品的食品生产者。

Apeel Sciences公司成立于2012年,获得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该基金会将焦点放在粮食安全和发展中国家上,为小农户创造经济机会。英国国际发展部(英国援助)与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合作,同样也支持Apeel Sciences的减少食物腐败的技术。

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罗马举办;中国与世界共战贫困

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罗马举办;中国与世界共战贫困

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意大利外交部成功举办。来自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机构的代表,来自罗马大学、威尼斯国际大学等高校的研究学者等约90人齐聚一堂,探讨如何形成创新有效的减贫知识分享伙伴机制,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研讨会由意大利发展合作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主办,旨在分享各国扶贫的成功经验,研讨政府、政策制定者和减贫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在研讨会上推广以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为代表的创新工具,加速中国减贫经验的交流和输出。

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和实践表明,良好的政治愿景、科学的扶贫战略、适宜的政策措施,实现整体脱贫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的成功实践,对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具有重要启示。中国积极贡献世界减贫治理的中国方案,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

为了更好地以知识促进分享,中国打造了中外减贫案例数据库,绘制中国减贫模式结构树,用具体案例来阐明扶贫工作的不同做法。邀请外国专家一起,规范案例的编写方法和模板。力争通过系列技术复制性强的案例展示,直观地介绍中国扶贫开发战略、措施、模式以及国际减贫工作的热点和成功经验,为国内外扶贫工作者交流分享减贫知识经验提供快捷平台,促进扶贫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科技如何变革农业?你需要了解的15个技术

➤ 云计算再造新农业:用数据提高产量、做决策

➤ 垂直农场: 农业与工业的联姻,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 甘肃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扶贫攻坚的经验与启示

➤ 甘肃省陇南市市委书记孙雪涛:陇南用电子商务 开扶贫新路

➤ 阿里研究院与新农堂评出中国杰出新农人,农业有了自己的奥斯卡

➤ 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孙雪涛作典型发言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联合国秘书长致贺信说道:

    为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助推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经验,清华大学发起成立“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我国第一所以SDGs为研究核心,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院系、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研究机构。

    2017年5月14日,正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之际,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一带一路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隆重举行。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致贺信

    Jeffrey Sachs宣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贺信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先生亲致贺信:他首先对清华大学全球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指出,清华全球可持续研究院的成立再次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社会各个层面采取行动贯彻“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承诺和抱负。教育和培养致力于17个可持续目标的研究年轻一代和专业性人才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最重要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清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中的成员,与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期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桥梁作用,促进中国与世界在SDGs领域的经验交流与互鉴,共同推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

    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致贺信

    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主要推动者之一的吴红波先生也发来贺信:他高度赞扬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成立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对研究院在未来承担的推动全球发展的使命寄予厚望。他表示,清华成立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积极响应联合国倡议,是清华大学全球愿景与战略的具体体现。他提出,要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成为独立的思想者,需要发出我们的声音,激励政策制定者,这些政策将对数百万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努力成为决策者可靠的合作伙伴,帮助决策者跳出既定思维,为决策者提供建议,用于指导未来的战略计划并付诸实施。

    日内瓦大学校长伊夫•弗吕克格尔Yves Flückiger致贺信

    作为清华大学SDGs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日内瓦大学校长伊夫•弗吕克格尔(Yves Flückiger)致信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他在信中回顾了一年多来两校在开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合作历程,并对即将在今年秋季启动的清华公共管理学院与日内瓦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合作的PP-SDG双硕士学位项目表示祝贺。他向邱勇校长、薛澜院长和清华同仁表示祝贺,并表示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落成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对两校合作战略来说至关重要,更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致力于实现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活动当天,清华大学与印尼工业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印尼总统专门出席并会见邱勇校长。印尼国家发展规划部部长班邦(Bambang Brodjonegoro)发来贺信,祝贺研究院成立,他表示印度尼西亚政府已经在推动印尼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上付诸行动,将SDGs纳入印尼国家战略发展规划2015-2020,他同时强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合作尤为重要。印度尼西亚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清华大学的合作,建立可持续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印尼的实施与落实。

    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清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理事长杨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级顾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SDSN)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晓驷,联合多元化基金会主席、印尼前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部长、前贸易部部长冯慧兰(Mari Elka Pangestu),印尼前驻华大使苏德拉查(Amb Sudrajat),国务院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前副部长刘燕华,国际发展法律组织(IDLO)总干事艾琳•汗(Irene Khan),联合国可持续行动网络执行主任吉多•施密特•特劳布(Guido Schmidt-Traub),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国别副主任何佩德(Patrick Haverman)、新加坡佳通集团副董事长林美金,以及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理事贺克斌、李强、张悦、杨永恒、陈伟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外国驻华使节、中外著名学者、企业界和媒体界代表和清华大学相关院系师生等150多人现场见证了揭牌仪式。

    成立仪式上,杨斌宣读了清华大学关于成立研究院的决议,并为Jeffrey Sachs颁发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聘书。杨斌、Jeffrey Sachs、刘燕华、孟晓驷、薛澜、贺克斌、林美金、陈伟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薛澜主持成立仪式。涉及SDGs17项目标的国际机构、人民团体负责人代表孟晓驷、Irene Khan、Guido Schmidt-Traub、Patrick Haverman分别致辞,嘉宾一致表示对SDGs的认同与支持,并从各自领域具体分析了SDGs相关目标的任务与前景、介绍了各自机构的使命与工作,尤其表现出对研究院成立的欢迎与期待,希望进一步与携手清华,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成立大会举行前,研究院召开了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理事长杨斌主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清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章程》、规划方案和研究院院长等相关人选。

    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一带一路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三位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权威专家Jeffrey Sachs、刘燕华、贺克斌应邀分别围绕可持续发展及一带一路相关议题发表主题演讲,论坛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主持。

    研究院简介
    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singhua University, 英文简称为TUSDG,中文简称为“清华全球SDG研究院”)是清华大学批准成立的校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并联合相关院系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研究院致力于深入开展关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整体框架、政策执行和各个具体目标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全面促进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国际同行在SDGs领域中的经验交流与互鉴;加强世界各国执行SDGs的经验交流和政策学习;努力成为SDGs研究领域中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的专业研究机构。同时,研究院还将通过全新的课程体系和灵活的培养过程,提供专业性研究生学位项目和各种短期培训项目,为国际社会培养和输送SDGs领域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此外,研究院还将与中国有关政府机构开展密切合作,努力成为中国SDGs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智库。

    研究院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担任理事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SDSN)领导委员会联合主席薛澜教授担任院长,哥伦比亚大学教授、SDSN主任Jeffrey Sachs教授担任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旭峰教授担任执行院长。研究院将汇集国内外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各个领域的实践者灵活参与研究院的教学和研究活动。

    背景介绍
    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是2015年9月由联合国193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到2030年全球要实现的17个在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收官之后继续指导未来15年的全球发展工作。这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人类的共同愿景,也是世界各国领导人与各国人民之间达成的社会契约。它们既是一份造福人类和地球的行动清单,也是谋求取得成功的一幅蓝图。

    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倡议,并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习近平主席曾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国际重大外交场合多次表示,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努力。在清华大学实施全球战略的背景下,为进一步贯彻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中国的实施与落地,为中国和国际社会培养出更多投身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综合性人才,清华大学肩负使命,积极筹备研究院成立工作。2017年1月,在习近平主席与瑞士联邦主席多丽丝•洛伊特哈德(Doris Leuthard)的共同见证下,清华大学与日内瓦大学就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月26日,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正式获批成立。

  2. 分享经济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农业!说道:

    2017年5月5日,第二届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峰会在云南红河弥勒举行,本届峰会以“共享 绿色 蝶变”为主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出席,并发表题为“分享农业畅想”的主题演讲。

    张新红认为,分享经济是大趋势,分享农业值得期待,农业将成为分享经济的下一个风口;分享农业可能会让我们重新定义农业、农民、农村电子商务。

    以下是张新红演讲实录:

    农业发展到今天面临新的机遇,在分享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农业,甚至重新定义农业电子商务。总体上看,分享农业还没有真正开始,未来怎么样还要看实践的发展。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分享农业畅想,重点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分享农业,二是分享农业到底有哪些类型。

    分享时代需要重新定义农业

    认识分享农业,需要回答几个基本的问题。

    首先就要弄清楚分享农业是什么?这里给出一个初步的答案:所谓分享农业,就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涉农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现代农业经济活动的总和。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学院式定义。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三个内涵:其一,分享农业是要利用互联网对农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是农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其二,分享农业是进入到信息社会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经营的玩法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其三,分享农业也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新思维,就是用分享经济的思维去看待农业、发展农业。有了分享农业的思维,你会发现现在所说的农业,或者我们将来面对的农业跟过去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农业是分享经济最值得期待的风口

    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回答第二个问题:分享农业为什么?即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分享农业?

    首先是需求强烈。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后对高品质个性化农产品的需求增加;现代农业新业态对农业资源提出了新需求;信息不对称带来优质农产品供需脱节。

    其次是供给充分。大量分散的农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比如大量分散的、海量的农业信息资源或者是涉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了吗?当然没有。

    再次,就是发展分享农业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说分享农业即将迎来新的爆发点。

    分享经济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公开宣讲分享农业,分享农业绝对是最值得期待的风口。从技术上看,网络、数据、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现代物流技术的日益成熟完全可以支撑分享农业的发展。从文化基础看,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从资金条件看,许多人认为互联网资本市场在 2016年进入寒冬,但让人吃惊的是分享经济领域去年的风险投资总额比上一年增长了130%。换句话说,资本对于分享经济的热度一点都没有降温。如果现在开始做分享农业,我相信你缺的应该不是资金。

    此外,国家的战略已经明确把分享经济作为一个重点,相信分享农业会受到更多关注。

    同时我们还应该可以看到,分享农业对于农产品供给侧改革非常有帮助,对于农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信息社会也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分享农业的八大类型

    在研究分享经济时,从供给的角度大体上将分享经济分为六种类型:产品、空间、资金、劳务、知识技能、生产能力等。那么具体到分享农业又能做些什么? 简单地讲,所有的涉农资源都可以被分享,不管是闲置的资源还是优质的资源。

    下面,介绍一下分享农业的基本类型。

    第一个是农田的分享: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私家田园和农产品特供渠道。

    现在已经出现了分享经济的基因或原形:你可以通过网络在城郊租一小块土地构建自己的“私家菜园”;你可以租二亩良田作为自己的“私家田园”,委托专业农民耕种和管理,小麦、大豆成熟了以后可以分批发送过来;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私家果园”,比如说认养烟台的苹果、砀山的梨、新疆的葡萄、河南的百年板栗等,你想吃的水果都是你自己的;同样,你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土特产品特供”,比如茶叶、蘑菇、山药等等。

    生产过程可以通过视频随时观察,当然如果有时间你也可以去体验一下田间劳动。这样,消费者可以获得健康的食品,生产者不必担心产品销路,土地价值得到提升,让真正的优质农产品找到优质的客户,实现最优质的价格。这方面加拿大的路法农场已经做得小有成效了,美国Farmigo公司也有了很好的探索成果。

    第二个是畜禽产品的分享:吃上自己家的放心肉。你想过可以吃到会上树的鸡吗?将来你会有机会在网上认养几只。不仅如此,湖南的黑山猪、内蒙的绵羊也都是可以认养到的。

    第三个是农机的分享:像滴滴一样叫来农机。我国农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土地的碎片化,农业小规模化使得买一个非常贵的工业机械,他的购买成本、维护成本、闲置成本都是相当大的,这就给农机的分享提供了空间。

    以后使用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都不用自己买了,可以像叫出租车一样的方便。印度就有一家叫farMart的公司,专门做农机分享服务,号称是农业机械领域里的 Uber。

    第四个是资金的分享:不因缺钱误农时。以前农民的小额资金贷款难度很大,如果将来出现农业众筹或农业P2P借贷,这个问题就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农业众筹的成功案例。

    第五个是农技的分享:所有的专家为所有的农民服务。在网络上把所有有一技之长的专家整合起来,可以回答你各种农业问题。过去有过类似的农业咨询热线电话,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严重不足,如专家资源有限、联系不畅、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等。农技分享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农技的分享模式可能是多种多样,包括专家讲座、在线直播、远程诊断、现场咨询等,但是记住一点:这些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所有的专家和农民都可以参与其中。

    第六个是劳务的分享: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作为任何一个农民,可以忙时务农、闲时务工,外出打工不用愁。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随时随地找到农工为你服务,不用的时候也不必养着他们。

    第七个是扶贫的分享:重新定义“精准扶贫”。用分享思维看待网络扶贫,完全可以重新定义精准扶贫和一对一帮扶。前一段时间听一个干部说他就非常的苦恼——他定向帮扶的农户是真的太困难了,不知道怎么帮。为什么比较难呢?因为现有靠行政命令指定的做法实际上把供给方和需求方都给限定死了。

    能够帮助一个特定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学生的人一定存在,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找出来,这样的一对一帮扶才是最有效的。

    第八个是房屋的分享: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桃花源。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几张从网上找到的图片:

    左上图可以让我们联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山见南山”。右上图可以让我们想到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左下图可以帮我们找到王维“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感觉。右下图“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你也可以去体验一下,而且没必要像马致远那样哀叹“断肠人在天涯”。中国广大的农村有多种多样的房屋可以用于分享,总有一款适合你。

    分享农业值得期待

    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强调几个基本观点:第一,分享经济是大趋势;第二;分享农业值得期待;第三分享农业可能会让我们重新定义农业、农民、农村电子商务。当然我们热切的希望是:分享农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麦克卢汉曾说过:“地球号太空船没有乘客,我们都是船员。”我们都有义务为分享农业作出我们应有贡献。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