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离职央视拥抱互联网的主持人:张泉灵邱启明王利芬罗振宇

曾几何时,央视这个平台带着高大上的光环,让进入央视的人也熠熠生光,可谓是人生成功的表现。然而风水轮流转,在近年来,不少央视名嘴纷纷离开央视加入互联网企业。包括《赢在中国》制片人和主持人王利芬辞职创办优米网、主持人王凯创业做自媒体、前央视主持人罗振宇创办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等。

央视外面的平台日益增多,从而多了选择的渠道。随着网络的崛起,各种平台正在蜂拥而起,电视媒体日益走下坡路,导致了央视名嘴、名角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尤其对于具有挑战意识的主持人更具有诱惑性,离开央视就成为他们时尚的理由。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讯 2015年7月上旬,张泉灵便已确认从央视离职,张泉灵目前已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与猎豹CEO傅盛战队合作,担任紫牛基金合伙人。傅盛战队由猎豹CEO傅盛去年12月发起设立,是一家专注于最早期的天使轮创业孵化平台。

据猎豹方透露,此次选择张泉灵作为“傅盛战队”的首位顾问,正是看中了她在央视的经历和人脉,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很好的资源。

2013年8月,黄健翔正式加盟乐视体育频道《黄·段子》节目中担任主持人,曾主持央视节目:《足球之夜》、《天下足球》等。

体坛名嘴们在传统媒体中成名,如今又在网络中寻求更大的解说自由度与经济收益,而且可以和理论环境下全球的球迷进行即时互动,另外还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栏目,转换阵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3年3月14日下午,王凯在微博上宣布正式辞职,曾主持央视《财富故事会》、《读报时间》等节目。提及辞职原因,王凯称自己想换个活法,并打算自己创业,做自媒体。

2012年6月,邱启明离开央视后加盟湖南卫视,主持《我们约会吧》,曾主持央视节目:《24小时》。2014年11月,邱启明加入网络媒体搜狐集团新闻客户端。

邱启明在曾表示,“虽然从电视媒体到网络媒体,但是转的是型,不变的是心,这颗心是热爱新闻的心。”而当谈到加入搜狐的初衷,邱启明称“在两年前看不起互联网新闻媒体,慢慢大家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了解,新科技已经无法阻挡媒体的视野,网络资讯的价值也更加彰显。”

2010年3月17日,王利芬在博客上证实辞职央视,创办国内首家以创业为主题的原创视频网站优米网,成为第一个在网上曝光辞职事件的央视主持人。曾担任《赢在中国》制片人和主持人。

谈及为什么要辞职,王利芬说,“我看到了电视行业的下滑”。而谈及对电视行业未来的发展的看法,王利芬说,“应该说电视会一直存在,但观众的年龄会逐渐老化下去,这会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认为互联网会无孔不入,互联网将变成一个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你将很难再分别什么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所有的产业都将在互联网上或都与互联网相关。”

2008年,央视《对话》栏目前制片人罗振宇离开央视后,相对沉寂了几年,不隶属于任何组织,因制作视频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而备受瞩目。

罗振宇曾说:”传统媒体的价值枢纽是内容,自媒体的价值枢纽是人格魅力,自媒体是从传统媒体的卵壳中孵化出来、破体而出的,自媒体不在传统媒体的‘外面’,更不在它的‘对面’。它在传统媒体的‘上面’。我认为自媒体给所有媒体人带来第一个教义,是媒体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枢纽在变化,原来媒体的价值枢纽是两级,内容+渠道,自媒体把这两级都变了,我认为变成了,魅力人格体+运营平台。”

对于一些人离职或许才更有空间。每个人的理想不同,虽然央视这个平台给了他名和利,但理想不完成,总觉得有遗憾,再不实现,人生恐怕来不及,毕竟,时间有限,于是,选择离开,虽然不舍,但为了理想,或许也要有所舍,崔永元恐怕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文/陇之江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专栏作家)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离开了央视,主持人何去何从?

白燕升谈从离职央视内幕:其实是迫不得已

这些年离开央视的名嘴们:崔永元李咏何炅等

央视名嘴刘建宏跳槽乐视:出任体育首席内容官

孟非离职系谣传 揭名嘴杨澜董卿曹颖离职后现状

石述思:电视的丧钟终于敲响——从告别央视的明星们说起

您可能还喜欢…

5 Responses

  1. 安然说道:

    一、罗振宇的价值观没有高晓松完整。罗振宇的价值观很单薄,互联网颠覆一切+颠覆群众原有观念,然后把这个价值观往一切话题上套,有的套的挺好,有的套的生硬。高晓松的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这个框架几乎可以解释他所说的一切话题,并不让人感到生硬。有趣的是,表现在节目里,反而是罗振宇感觉可以解释一切,而高晓松却时常说,这个我谈不了,不了解,不懂……

    二、罗振宇对节目mission的坚守没有高晓松严格。罗振宇自己说,节目是帮你读书。请注意哦,是帮你读书,不是帮你洗脑。但是实际上罗振宇做的事情不是帮你读书,而是帮你洗脑。经常性的一期节目看下来,你不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 逻辑思维还给自己一个很严谨、很有逻辑的定位。但是呢,片面引用,剪裁材料,强行推观点……在学术界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啊! @汗青说得对,这不是学问。高晓松对自己节目的定位很清晰,我就是分享我个人的观感思索。“个人化”从头强调到尾巴。

    三、罗振宇对不同意见没有高晓松宽容。罗振宇的微博拉黑的人太多了(我也是其中一员)。我用很平和的语言,表达了对他一切节目中贬低小学环保教育的说法的异议,被拉黑。罗振宇的理论是,我只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呵呵呵……高晓松说的话题比罗振宇敏感一百万多倍,浏览量、评论也多一个数量级,但是高晓松的态度就是严肃的观点:回应;调侃的观点:玩票;傻叉的观点:无视。

    最后,作为一个观众,我曾经听过多期两人的视频。后来放弃了罗振宇,因为太讨厌被洗脑了……而高晓松,听起来没有压力啊!就是听一个朋友侃大山啊,人家就是经过见过的比你多嘛。

    罗胖子努力地在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是客观的。罗胖说,爱,就要供养。罗胖在卖艺。
    高大脸是在和你分享他的知识和见识,不论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你来,他不迎,你走,他不送。大脸在卖萌。

    罗振宇背后是有一个强大的团队针对特定的选题做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一般深度刚好能达到普及知识效果同时引起一定思考,广度则能在跨学科和时代的知识间跳转以求引起共鸣和思维发散。大部分选题讲的都不错,部分略显生硬。还有两个套路,一是互联网是王道连接是价值,不管什么都要往这个方向靠,二是喜欢历史上正面人物挖点儿负面的料,给负面人物洗白。
    高晓松目前看来基本上是纯靠单打独斗,节目风格比较轻松,想到哪儿说哪儿,一个选题不定能说几期,经常跑题。节目没有特定目的想让听众接受他的观点,也没有非要说出个一二三。大多是分享他个人的学识,阅历和观点。听起来比较轻松,能了解一些有趣的知识。

    论个人:
    罗振宇很明显是有商业诉求的。在他节目里虽然反复强调和你分享观点,但论述方法有种就是希望你认同他观点的意思在里面。我个人比较不喜欢他常用的一种论证方式是:“关于某某人的这个缺点事情实在太多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我这里只举一个例子…”这种调调在他节目里比比皆是,到最后我不得不怀疑,节目里会经常有为了说服听众接受观点而以偏概全的论据(事实上在某几期节目里确实有)。罗辑思维每周的节目质量还相对高些,微信公众号的每天的就参差不齐了,基本也是定期推广会员。他的节目我都听了,从一开始有共鸣到崇拜到疑惑到现在有选择的接受。总的来说他是个有商业诉求并有能力能玩儿的起来的人。论学识很普通,和高晓松差距很大。但是论做事的方法论和执行力,比高强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高晓松做节目玩儿票的成分偏多。高家学渊源,交游广泛,学识高阅历多,基本上讲历史人文方面的掌故都是信手拈来。而且这种二代公子哥有一种不是为了说服你怎么样才讲给你听的感觉,他讲的时候你会觉得就是他就是觉得说着好玩儿。如果不是对他个人有偏见,单从节目风格和内容上来说,不会让人反感,很轻松,就像听朋友吹牛逼。不过部分知识他自己也说了,是他听朋友说的,也有的他会说是他自己琢磨着应该是这样。一个优点是遇到此类观点,他会说的很清楚,这倒很有风度。总的来说,高晓松的学识和见解比罗振宇本人高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有时比逻辑思维部分选题里见解也高明,毕竟团队作战会有良莠不齐),但论做事和执行力,比起罗振宇又差远了,所以他的节目总体质量和信息量比起逻罗辑思维来个人感觉稍微差点。

    我先听的罗辑思维,听完了所有的,又开始听晓松奇谈和晓说(听了一半)。一开始非常喜欢逻辑思维,听的热血激动,后来热度下来了,有时会反感他们的一些做法,不过不妨碍我继续做忠实听众。高晓松的有些选题听着特别有感觉,听完有种风轻云淡高山流水的感觉。但还有一些选题就跟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很欣赏他的才华和那种玩世不恭和洒脱,其他的持保留意见。

    最后想说,这两个节目算是同类节目的精品,能给我契机让我更主动去手动了解某段历史,某个人物,或某个学科,对我来说都是很不错的。

    高晓松能把二战讲的那么清楚,很大原因是他的外婆和外公就是在德国战场的亲历者。
    高晓松能把民国时期的富帅和名媛讲的那么清楚,很大原因是高晓松母亲的老师就是梁思成。
    高晓松能如此了解飞机船舶潜艇还有军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的外婆外公还有父亲高立人在分别在固体力学、结构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和力学方面的造诣。当然还有他自己也是清华电子工程系也有关系。
    高晓松能如此了解国共方面的奇闻逸事,也跟他认识张素久女士(张治中的女儿)不无关系。
    高晓松能了解TG建国授勋之间的一些小故事,跟高晓松母亲和粟裕大将的儿子是同班同学也不无关系。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

    上面这些都是些他成长时能给他带来眼界拓宽的一些因素,我认为这些是被动的因素。
    主动的因素就是,高晓松真是饱读诗书,电影还有音乐,搜集了我们很多看不到的视角和资料。让我诧异人竟然能懂如此之多的东西。

    听高晓松讲故事,感觉自己以前学的知识都是死的。感觉自己以前学的历史完全是割裂开的,国内和国外同时发生的事儿却没有同时学。

    不对整个世界有宏观的和具体某些领域了解,如何能达到这种程度?
    举个例子,5月29日最新一期。二战后期波兰被苏联扶植的GCD政府占领,被德国打到流亡到英国的波兰合法政府(资本主义政府)和波兰自由军无法回到故乡,不得不加入英联邦军队。毛主席儿子毛岸英在朝鲜被加入联合国军的南非飞行员扔燃烧弹烧死,当天3位飞行员其中一位名字是“XX斯基”,是波兰人加入英联邦在南非的军队,被调到朝鲜战场上去作战了。
    如果不对整个世界的状况有一定了解,我想这种例子高晓松之外的自媒体很难有人举的出来。

    --------------------分割线--------------------

    至于罗胖,我没有特别多想说的。
    罗胖靠着团队,东搜集一本书西看一篇别人的文章,内容前后完全没有延续性。
    而且我觉得书还是要自己读,有自己的见解更好。
    他更像是一个很有互联网头脑的媒体人。

    虽然我觉得罗胖也还不错,但是确实没有追下去的动力。
    你说罗胖的节目,嘴上说着还不错值得一看,但是身体却说着不要不要,肿么破?

  2. 孟德珅说道:

    没看过逻辑思维,也没听过罗振宇这个人,仅凭初步印象就觉得罗振宇比高晓松low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这就好比问你觉得你觉得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哪个更靠谱,你觉得原创和翻译哪个更牛逼,你觉得麦克风和原声哪个更重要一样,怎么比啊,非要比,臣妾做不到啊。
    单凭一点,高晓松说过的绝大部分事情自己都有过比较直接的感触,我真不知道罗振宇上过清华缀过学,我真不知道罗振宇写过词曲唱过歌,我真不知道罗振宇拍过电影编过剧,我不知道罗振宇开过唱片公司签过歌手,我真不知道罗振宇到底认不认识学术大牛,我不知道罗振宇混过娱乐圈文艺圈影视圈,我也真不知道他是一个媒体人。
    你说,你让臣妾怎么比啊???
    哈哈,这就好比你问,小子你听过天桥下说书的罗师傅吗,他老棒了?
    那我就会问,那你觉得他和罗贯中比如何?
    呵呵,呵呵。
    可能他的节目真的还不错,但那毕竟是一个节目,不是一个人,你如果今天问,晓松奇谈 晓说和逻辑思维哪个好,可能还有点说头,但是你要比高晓松和这个罗振宇,我觉得高晓松和他比确实是在鄙视高晓松,你懂吗。
    好为人师约等于“毁”人不倦。
    高晓松是贵胄,世世代代家里有很多宝贝,太爷爷传下来的,爷爷传下来的,老爹传下来的,矮大紧大爷一高兴,两杯macallan下肚,随便亮几件宝贝给你们开开眼,让你们知道知道什么是诗和远方。
    罗胖是二道贩子,什么货新奇什么颠覆就进什么货,东洋的,西方的,天朝的,拿来加工加工揉吧揉吧,加个互联网的壳套个连接的包装,然后大肆叫卖,我这个东西有料有趣,你得听我死磕。

    听高晓松,是听故事,听奇闻,泡杯茶在躺椅上摇着蒲扇可,开着车在二环的大马路上赶路可,夜间绕着公园跑步也可。

    听罗胖,是听发现,听新知,须正襟危坐,全神贯注。躺椅上摇着蒲扇听则犯困,开着车赶路听则走神,公园夜跑听则糊涂。

    从大学时期就基本上每周的生活都指望着每周五的罗振宇和高晓松的节目更新了,虽然并不是每次周五都看完,但是每期的节目也都是看了。(本人是在刚摄入酒精后回答的)
    首先,说说罗振宇。罗辑思维的节目,每周都会有一个主题,罗胖就会给你讲一个长长的故事,中间推荐几本关于那个故事的图书。最后,告诉你一个你平常想不到的视角和观点。经常,最后加个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受到罗胖的影响,现在手头的书,都是罗胖推荐过的。基本上能看完,有些书写的也能给人些知识的。但是,有些书,觉得能看完就已经不是常人了。比如,信息简史。买了快一年了,也就看了一半,去年,还算是我最闲的一年。
    所以,觉得罗振宇就是给我讲故事,推荐图书,天天听语音的人。像是,身边带了个会讲故事的图示(书)推荐员。
    下来,就是高晓松了。当年,听过同桌的你后,就觉得挺好听的。直到,上大学,高晓松出了个晓说,才又了解了他。才知道,那个年代的面貌,高晓松走过的路,看到的世界。通过高晓松,也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世界和事情,对远方也有了一丝向往。高晓松讲的都是自己走过的路和看到的世界。有些自己的感情在里面。但是,广告比较明显,某汽车和书,还有自己的音乐会 。
    一句话总结下,就是高晓松讲的都是自己走过的路和看到的景。
    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是胖子!罗胖,烟瘾挺重的,牙齿都发黄了。高晓松,减肥成功了,可是大脸却减不掉。
    对于两个节目最近的几期,也想在这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罗辑思维这几期,有些变化了。原来是因为某些好书,用故事的由头把它们讲一讲,再讲讲自己的想法。最近几期的变化,就是推荐的书籍都是罗辑思维独家售卖的。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为了推荐书而做视频,还是为了卖书而做视频。
    高晓松最近的几期台湾,挺不错的。不过,也有点小失望,对于台湾的现在普通民众的生活讲的并不太多,从国民党发家史一直讲到小蒋,政治占了几乎100%的篇幅,而台湾给大陆的启示,也有点没有看到。(普及了地理知识,知道金门岛离厦门的距离……才知道原来两岸确实离的很近。)

    罗胖太精致也太用力,久之生厌并觉他越发力有不逮;而矮大紧初觉傲慢自恃锋芒过盛,后来却越来越感动于他的的潇洒和气度,感动于他对这个世界近乎慈悲的理解和深刻的体验。当然,趣味无争辩。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看一样的东西都会评价不同。需要鸡汤和方法论的出门左转找罗胖,想安安静静听会吹牛逼的就右转找高老师。无论怎么说,都要感谢这二位的付出,陪我度过那许多时光!

    你记得很多热点事件中牵涉的热点人物总说一句话吗——“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值得他们让我去死"。比如近期的安妮事件,康夏事件。
    看到这句无比委屈的充满血和泪的控诉,你第一反应是心软吧,是同情吧?
    但是等等,我们之前反对跟指责他们的是什么来着?他们针对这些质疑解释了吗?反驳了吗?拎出个别极端的喷子来,好像大家都是不能好好讲话的大喷子,继续追究下去好像我们太没有人性了。
    罗振宇就是这样。
    当他提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甚至并不那么的惊世骇俗大逆不道,但他为了说服你,会在节目中拿出反方队伍中某些傻逼的言论晒一下,都不用反驳,罗振宇只需不屑一顾地笑一笑就好了,因为那些言论就像“你怎么不去死”一样毫无水准。不针对反方的清醒言论进行逐条攻破而选择晒傻逼,是一种狭隘且自卑的表现,而这却给一干没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群一种“持另一种观点的人都是大煞笔”的错觉。
    所以,作为一个头脑开放的人,什么观点我都愿意听一听,罗振宇同志拿出什么看起来站不住脚的选择性的论据来支撑都无所谓。我看不惯的是他用如此下流的手段向观众进行洗脑式灌输。他不是一个商人,已经是一个小人了。
    跟高晓松,窦文涛和梁宏达比,罗振宇的段位太低,真的太低。

    罗振宇白乎的能力特强,这主要得益于两样东西,他看的书多和他庞大固埃的身型。(估计有四分之一的观众不知道庞大固埃是什么意思),罗振宇的大脑在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切换十分自如,这种能力是秒杀绝大多数人的。罗胖这么多年是在创作,编辑,读书,思考,与各种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和交流中度过的。最后一样极为重要,是处理事的能力。一边处理事一边说话到位得体而不会引发误会,引发新的矛盾,这种能力是罗胖最大的优势。
    罗胖宣称自己从不打架,但是从他眼神中透露着他不缺乏各种震慑对手的手段和经验。这种深深的屌气是秒杀高胖的。
    不是说高胖从心。(从心就是怂)
    高胖是搞音乐的,家里是书香门第,宦官之后(老郭语录),他有三个关键词:家庭熏染,感性多情,见多识广。高胖的侃是建立在这三样基础之上的。
    家庭熏染使他从小文化底子不错,玩音乐使得他感性多情,多愁善感,艺术感觉好,艺术感受力强,创作性人才,见多识广是建立在走南闯北的基础上。
    但是,万万不要被高胖的侃侃而谈…..怎么说呢,骗住了?诓住了?忽悠住了?
    都不是,是错误地认识他。他没想怎么着你,他就是想泛泛地介绍他所知所见所闻所感。知识的系统性,没有,思辨,没有。浮在一层上。
    高胖的三观和普通人差别不大。所以共鸣比较多。
    站在第一级台阶上的人可以部分理解站在第五级台阶上的人,但是不能理解站在第十级台阶上的人,只有站在第五级和以上台阶上的人才可能。
    而站在第一级台阶上的人占大多数,这就是捧高砸罗的人那么多的原因。
    不过高胖自己说自己矮大紧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可爱的紧。
    我承认罗并非本身懂那么多,背后有朋友 ️团队有高人,但是,一个智者不可能啥都懂,保持开放的心胸是最关键的。有的人年纪轻轻却顽固闭塞的跟什么似的。
    罗胖和高胖都是值得我喜欢和尊敬的人。高胖把我的偶像郑钧夸的像一枝花一样。罗胖又是某人老乡,可爱的很。这两个人不能对立地去看,他们不是硬币的正反两面。自己有脑子的人看他们的节目都会有收获。
    不过罗胖团队缺乏艺术高人,一谈艺术就露怯了。
    罗胖具有永远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也有把本身像江湖骗子的人的观点捋顺了让它更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的巨大威力的口才。
    不过不能因为他搞商业就说他是江湖骗子,人家总得活着吧?你免费看他的节目还骂人家,你还是不是人?
    我觉得罗在去年转型以后,意识到做内容的公司不能再通过广告赚钱,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做经销渠道(这是他自己在某期节目里说的)。这之后他的节目就从之前的”你以为是这样其实可能不是“这种宽泛吸引人注意的内容,变成了“我跟你说个故事印证了互联网思维好,你这么创业会成功”这种带有很强价值观内容。

    他这之前的节目很好看,吸引了工农兵学商等各种听众,年龄层从弱冠孩童到耄耋老年都有覆盖。后来他发现虽然吸引了这么多粉丝,但他们的人生状态千姿百态,个人需求各不相同,他没法针对性地作广告卖东西。

    于是他开始把节目围绕在“互联网思维和创业”这个主题上,刷掉了大量对互联网和创业话题没兴趣人,也吸引了大量想要参与互联网,想要创业的粉丝。他其实是在筛选内容受众,通过这样可以让广告和卖的东西的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用。

    罗在节目里做广告都是十分直白的:我现在做个广告,我觉得这本书好,对互联网的创业者会很有启发,跟大家推荐一下。广告目标清晰明确,广告受众完全不会对此反感,反而希望赶快买到免得错过这本对自己会很有启示的书。然后他继续说可以直接在我的公众号里点击两下就买到,售前服务到位,商业效果自然卓群。

    你问我高晓松的东西如何?我看了两集《晓说》,没看下去。

    在节目的专题设置,高的要更优秀,尤其是南明系列、两蒋台湾系列、自述家史系列,北洋系列都深深感染了我。高的口才也更胜一筹,自带喜感,节目中感情的流露,敢爱敢恨,同时那股京腔也是那么可爱。
    最重要的是高在节目中流露的世界观,和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现实问题的态度和评论,是罗远远没有的!所以说高的节目看起来说了很多野史、轶事但是在最后结论性的感想表达,高的节目深度远大于罗!(我觉得这与高的人生经历有巨大关系,在这一点罗绝对比不上高)
    我看罗的节目有一个感受:当时听,觉得挺有道理,但往往过后自己一琢磨一推敲,反而发现并没有什么逻辑,有时道理甚至都不通。这一点在听他的公众号的语音也有如此感受,感觉说了什么而仔细一想其实并没有什么干货。对于价值观薄弱的朋友很容易被他洗脑…但不得不说这个天天宣扬互联网思维的胖子在微信公众号上做的生意和运营模式是非常成功的,线下活动的举行也是优秀的。
    罗振宇说自己的节目是一个 自由理性的脱口秀,我觉得他做到了。
    高晓松说自己是一个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我觉得他当之无愧。
    高晓松拥有一种情怀,这是在当今社会,当今时代难能可贵的。
    而这也是我更偏爱高晓松的主要原因。
    生活不是苟且,生活是诗与远方。

  3. 羊小虫说道:

    国足什么尿性,想必各位心里门清,痰盂就是痰盂,愿意把痰盂当成圣杯,固然是你的选择。但多少你也有点不讲卫生,当然了支持队伍,鼓励队伍是作为忠实球迷的本份,但如果仅仅因为喜爱就对巨大的问题视而不见似乎才是更大的戕害。

    我倒也无意为杨毅这人回护,坦白讲这一辈的篮球评论员我几乎没有看得上的,马健算半个,但这不妨碍杨毅指出问题,至于杨毅到底是吃饭砸锅还是故意挑事,我想但凡语文基础不是那么寒酸的人都能明白他这句话所指的意思。

    黄健翔是真的爱足球,我也绝对认同他所说的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的事实,中超的职业化开展程度相较半职业或者伪职业的细臂矮也要强不少,挣得钱多,只要来路干净,那也是清清白白没甚可指摘的,但你这么多钱除了雇大牌外援教练,上交国体局以外,其他花在哪里了?

    是瘌痢头一样的草皮和球场吗?

    是极不专业的医疗援护队伍吗?

    是近乎混乱的球迷群体建设吗?

    是和稀泥样的裁判执法水平吗?

    是毫无存在感的青少年培养吗?

    虽然古话说大哥不说二哥,不过以男篮男足这对难兄难弟,并且在久远的将来很可能也将一直都是难兄难弟的情况下,至少兄弟俩总能互相提携着凑合过日子吧,娶媳妇生孩子的事暂且不谈,

    就先说说屋顶的破洞什么时候修修好?

    张路还有可能行,毕竟是球员出身,又是北京国安的董事,对于场上局势的分析非常到位。詹俊就是个数据帝,他学的是德语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转行当解说,他的优点是解说充满激情,时常妙语连珠,对球员非常了解,尤其难得的是他对英格兰低级别的不知名小球队的球员也非常了解,有英超活字典之称。黄健翔嘛,首先他是个非常非常资深的球迷,做主持和解说没问题,当教练那纯属瞎搞。他的解说更多的还是从一个普通球迷的角度,如果你听他解说的频率比较高,你会发现,他对于同一类问题的观点总是那几句话,在解说过程中翻来覆去地说,就那几句话。尤其是离开央视后,解说越来越没有章法。我的感觉就是他离开央视后,连解说质量都大不如前了,当教练?还是别逗了。
    虽然詹俊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单口解说,但我觉得最好的搭配方式还是解说配嘉宾的模式,解说的特点是口才好,语言表达能力强,他负责描述场上情况以及提供一些数据。而嘉宾最好是球员或者教练出身,这类嘉宾对于场上形势和球队战术的解读跟我们普通球迷以及那些解说员明显是不同的。两者搭配效果非常好,比如詹俊+张路,詹俊+李毅,贺炜+徐阳,娄一晨+刘越,黄健翔+郝海东,刘嘉远+范志毅(李金羽),篮球里面有于嘉+张卫平。对了,刘建宏+朱广沪的组合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首先组团执教基本不可能。两个主教练共同执掌一支球队的例子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组个团过去得啥样儿啊。必须要分主次,主教练、助理教练、体能教练、守门员教练等等。保证主教练的绝对权威和话语权。

    为防止下面的答案中可能会频繁提到的一个名字,我必须先打个预防针:宫磊。他被大多数人熟知可能是作为央视的解说嘉宾。但是作为一个甘肃球迷来说,或许在很早就会对他有所了解。说白了解说只是宫磊的副业,球员和教练才是正职。他曾经执教过甘肃天马,英格兰名宿加斯科因曾短暂在其“麾下”效力(这里边的各种纠结的东西就不说了,有兴趣的自己百度),他还因为在塔希提联赛中的出色表现被塔希提足协推荐为当年的世界足球先生候选人。。。。。- -(这个我也就不说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中国足球史上独一份吧。所以我要强调的是,宫磊后来担任贵州人和主教练并不是因为他解说的多好,而是因为他本来就是干这个的。

    张路,球员生涯是打门将的。现在在国安俱乐部任董事长。所以也不难看出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虽然在央视、新浪混了不少年头了,但是我认为他的表达能力还是有一定不足的。但是这并不说明张路没有真才实学,他有时对场上局势的判断像题主说的,还是非常精准的,很多时候也能发表一些很独到的见解。虎扑上曾经有一篇写他的文章,还是比较客观中肯的,张指不是很多球迷想象中的只会“嘿嘿嘿”的酱油嘉宾。

    詹俊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解说,博闻强识,也很有激情。他对球员和球队的了解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是这样的解说员当教练的话应该是不会成功的。假设在战术、用人上算他及格吧,但是在日常训练和经营球队方面他能有多大的能力?我表示怀疑。他充其量只能算个战术研究员和情报分析师。

    黄健翔???你逗我呢??

    宫磊,是目前世界教练排名最高的中国籍教练,持有教练证。
    张路,原北京足球队门将,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
    黄健翔,梦舟明星足球队队员,体育解说员。
    詹俊,PPTV解说员。
    看明白了吗,不是能BB就能执教球队的,不是认识球员分得清442喝451就能当主教练的。
    D级足球教练证并不难考,联系当地足协,报名参加学习班并考试通过就能拿到。好好学学就知道球迷、评论员跟教练差距有多大。

    从技战术的层面来说只有张路可以,不管网友们怎么说他是张嘿嘿,但是作为一个看球并且细心听评球的球迷,我可以说张路目前是国内技战术造诣最高没有之一的足球评论员。所以曾经作为职业运动员,做评论员后不断学习研究,张路在技战术的层面上值得肯定。但是一名优秀的教练员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战术能力,就好比说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只是课讲的好是不够的。如何控制更衣室,如何处理与球员的关系,如何处理与俱乐部高层或者是上级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与球迷和媒体的关系,如何稳定自己的高水平教练团队……这其中需要的经验和学问太多了。
    举个例子,米兰前主帅西多夫在任期间战绩虽有下滑,但是还可以接受。然而对意大利本土球员的打压,对荷兰帮的重用,对高层意见的无视,对球迷态度的傲慢,使得他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奇葩教练。
    再说国足,前主帅卡马乔的技战术能力毋庸置疑,然而却最终由于国足1:5惨败泰国而被提前解约,作为一名世界名帅难道仅仅只有这种程度吗?客观的说一句,即便是那时的国足,这个比分输给泰国队其可能性和我们的乒乓球队输给泰国也差不多了。说穿了,国脚们想要以某种方式让卡马乔下课,简单的讲,国脚们不服这个教练,对他不信任,对他不满。反观如今的佩兰教练,低调务实,敢于用人。从亚洲杯的比赛可以看到,国脚们对于教练的战术安排和用人决定都是100%的支持。几场比赛里队员们始终在坚定贯彻佩兰教练的战术布置,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奔跑,毫无动摇地执行佩兰教练的意图,这样的执行力和意志品质可以说在近年来的国足比赛中都是罕见的,可见这次这支国足的团结,和队员们对于佩兰教练的信任。甚至在输给澳大利亚赛后接受采访,张琳芃在谈到国足未来的时候说到“我相信教练会有办法带领我们越打越好。”
    最后说一个当初的广州恒大。球队多次邀请里皮,最终才得以合作,俱乐部高层给予了里皮极高的权力和自由度。里皮作为一名银狐教练,他无疑是聪明的,是明白人,在得到了符合一名高水平教练的建队基础之后带着他的意大利教练团队来到广州,在日后的训练,引援甚至青训上里皮都保持着不容质疑的权威。
    综合一句话,当一名好教练,带好一支队伍需要的条件太多太多,张路现在不具备,黄健翔和詹俊就更加不着边际了。

    教练的作用,场上和场下都有。

    场上,战术的运用、队员的选择、场面的把控等等,可能看球看多了,评论员也能做好。

    可是场外的工作呢?比如训练科目强度怎么安排,如何跟队员沟通,激励球员,管理俱乐部等等很多个方面,评论员出身直接去做教练,这些事情他们可不懂呢。

    所以,我觉得他们做不了教练啊,要是业余联赛低级别联赛还有可能,国足就算了。豪门?想多了。。

    做教练并没有做解说员那么容易,大家都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首先,你作为一名解说,你的工作量只有赛前的准备,对球员背景调查,战术的研究,比赛时的解说分析,和赛后的总结这些。
    当你成为一名教练,你不仅需要应付管理层对你施加的带队目标压力,你还要和球员沟通,和教练组沟通打造训练计划,甚至对转会市场你也要进行关注。这些只是队内的,你还要面对媒体,球迷,当你站在场地上时候,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临场压力对于一个置身于事外的解说是完全不能想象的。
    单纯作为解说,你可以肆意地评价队员,教练而不用太担心后果,但是教练不一样。
    所以你基本看不到任何解说员出身的教练,只能看到很多退役教练球员成为解说员。

    张路还不错,原来北京队门将出身。思路清楚,做教练应该还可以。可以拿以前经常和他一起说球的宫磊做个比较,宫磊做教练还是不错的。剩下的就徐阳了。至于黄健翔、詹俊、什么苏东刘建宏张斌之类的,其实跟白岩松、老毕之类差不多只是他们凑巧做的是足球解说,年头也都够长。忽悠忽悠我们一般看球的普罗大众还可以。黄健翔们和高洪波朱广沪们(就不说国际名帅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4. 小黑孩说道:

    杨毅老师的言行本来就经不起推敲,从黑麦迪开始就感觉到了。当然杨老师的业务水平是很高的(比苏群高),但是真的没必要在篮球这个圈子之外秀存在感。一来有些东西只是说起来容易,二来说什么都容易被断章取义。

    黄健翔老师脱离央视多年,听说上了很多综艺节目。从这段文字看得出来,水平还是下降了,没有条理,意气用事。不过足球本身就是万人骂的,何必引火烧身。

    花钱应不应该是看花谁的钱,自己的钱,那就无所谓。足协再怎么渣好歹也已经管办分离了,中超公司自己办联赛,虽说各种不完善各种障碍,但形式已经出来了。而篮管中心和体育总局脱钩还遥遥无期。试想一下,如果当初管办分离的是篮球,那杨老师的画风就肯定变了。

    足球是体育市场化最好的项目,这次又时隔15念再次进入12强赛,足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好后勤保障至少说明了足协想要有所作为。就像妈妈在高考前给你买补品,虽然补品不一定直接对高考产生影响,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而指责妈妈多管闲事浪费钱。都是一片心意,何必心胸如此狭隘。何况这是赞助商花的钱,又不是纳税人花的钱。

    很多人把足协的豪爽与青训的捉襟见肘联系起来。确实青训投入不足是一个问题,主要还是依靠鲁能青训、绿城青训等等,但是足协已经在努力推广校园足球了。只是负债太多,所以显得落后。大家要做一个客观的批评者,不要做喷子。

    大家要想清楚一个问题:青训落后都是足协的责任吗?显然不是。足协只是一个非官方机构,而场地设施极度依赖地方。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又有谁愿意在寸土寸金的土地市场中拿出几块作公益性的运动场?没有地方政府会愿意的!德国一个小城市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练足球的场地,中国可能吗?土地财政压倒一切!

    所以,足球要发展需要社会合力。花钱有可能落不到实处,但是如果不花钱是绝不可能提高的。联赛的火爆虽然不能直接促进青训,但这种热度也会慢慢地传递到基层。这需要一个过程。

    至于成绩,足球和篮球定位本来就不一样。按照杨老师的逻辑,投入多成绩还这么差,所以投入无意义。粗看没有错,细看逻辑就有问题:带着结果找有利于结果的证据,然后把不利于结果的证据省略。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除了美国放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足球的商业化程度大于篮球,怎么到中国就有问题了?虽说我个人也觉得钱有点多了,但是赞助商愿意出钱,那就是市场行为,没有问题。中国足球确实不如篮球,但两个运动的商业化程度本来就不同,这样对比太狭隘。

    我能理解杨老师的意思,但是足球篮球本身吸金程度不一样,要坦然面对差异。当然,黄老师离开央视说话水平也越来越屎了。

    足球和篮球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大球,有着近乎相同的国家队水平的提升路径。提升一国国家队水平需要做到:较好的青训基础+本国优秀的职业化市场化的联赛(作为替代,本国联赛水平不高的,其他高水平国家队一定有大规模的本国球员涌入其他高水平联赛)。简言之,在如今高水平的足篮竞技水平标准下,高水平的国家队几乎必须由高水平的职业联赛来完成。而如果即使没有优秀的青训基础或者比较薄弱,本国的高水平联赛带来的示范效应会自动影响青训基础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是青训基础比中国篮球薄弱的多的中超想要做到的。

    回到话题的本身,杨毅这么酸薄的话语背后,刻写着东西并不那么单纯。

    我想,作为资深的篮记,杨毅一定记得李元伟时代。

    那是一个有着“北极星计划”这样的宏观发展规划的美好年代,那是一个对比之下"中超的江河日下而CBA蒸蒸日上”的美好年代、那是一个篮球人誓言要把CBA打造成国内第一职业联赛的美好年代。

    08年以后,中国篮球最大的损失,并不是“中国篮球图腾——姚明“”的离去,而是李元伟这个改革的抓手被迫退休,而听从体育总局指令、思维僵化保守、曾经一手炮制出“大致不归”事件的信兰成的重新接手中国篮球掌门人,成为中国篮球未来180度大转弯的根源。

    同样是08年这个拐点过后,足坛反赌,职业联赛开启接轨国际的转会制度,中国足球虽然还是在经历波折,但是依然在巨大的改革力量下不断前进。

    今天的中超联赛在职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CBA却在改革的道路上停滞不前。今天你听到中超的评论大多是“土豪”“进步”,而CBA去年一年的乱象,作为体育总局白手套的篮协的和稀泥似的管理模式让CBA失去了职业联赛应有的内涵,第一联赛之争,似乎已经基本没了悬念。

    作为两个球类从业者,一个人从光明就在前方到看不到希望,即使他在伪职业联赛的食物链高端通过介绍外援获利;另一个从黯淡无光到如今走在康庄大道上,即使他仅仅在足球产业的媒体领域分一杯羹。面对这种差异,也只能拿中国男篮再次也是亚洲冠军,而你中国男足再好又拿过什么成绩这种完全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比较来现实优越感。

    两种过去、两种未来、两种心态,一个评论尖酸刻薄、一个回击底气十足,大底就是这样。

    黄健翔那段长文,有关中国足球那方面的,基本全正确,后面几句疑似喷杨毅的,有些情绪上涌过了点。

    总有人拿成绩说事,我觉得这里面有个误区:

    那就是,在亚洲层面来说,中国篮球夺亚洲冠军和中国足球夺亚洲杯冠军,难度等级上差了不止一条街。

    这就好比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亚运会金牌和中国棒球队拿亚洲冠军一样。因为什么?中国CBA是亚洲第一大联赛,基本代表亚洲最高水平,而中超不是(虽然砸钱排第一)。这些年,中超球队每踢一回亚冠,下一年几乎都要从J联赛,K联赛之类的引进外援,比如亚洲伊布德阳,朴成,卡希尔等等。中超水平在进步,然而并不是亚洲水平最高的国家联赛,算一流之列,而这一流之中,孔卡埃神等等亚洲赛场顶级外援不知道贡献了多大拉力。还别忘了日韩还有像孙兴民,本田圭佑,香川真司,莱斯特城那谁等不少球员在欧洲五大联赛踢球。反观篮球则不同,CBA在亚洲头把交椅基本没悬念,包括CBA的本土球员也是,能去NBA打球的亚洲本土球员,也就CBA出来的大巴大郅大姚易帝能撑得住亚洲脸面。

    这就好比:你化学竞赛(CBA)属于能拿90+的水平,跑去亚洲区参赛常拿一等奖,实至名归。你物理竞赛(中超)水平连80都不到,也去亚洲区参加竞赛,结果偶尔能拿个三等奖,撑饱了能拿个二等奖(亚洲杯第二)。这你父母能怪你物理竞赛拿不到一等奖?

    杨花花虽然业务水平不错,嘴皮子很溜,但这次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国足是万千国人的牵挂,大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总归希望他越来越好。
    这次喷国足,核心还是杨花花作为篮球人,看不惯国足市场化运作挣了大钱,恰逢世预赛去酸几句,被喷之后还不收敛我真就呵呵了,这次事件也让广大篮球迷看到杨花花小人丑恶嘴脸的同时,让更广大的足球迷也认识到什么是小人戚戚。
    最关键的是,国足这次真争气,大比分落后不气馁,最终赢回了场面和人心,否则以杨花花这种小人,不知会有多么洋洋自得,我基本敢断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杨花花全场应该高潮了三次,沮丧了两回,最后求爷爷 告奶奶希望韩国队咬牙顶住。
    第一,黄健翔是足球脑残粉。
    就像某明星吸毒,还是有很多人无脑挺。
    第二,这次国足踢出了血性,值得维护。
    就如女排,本来都不看好的,获得了奥运冠军,涨工资的声音就大了。
    说白了,竞技体育还是要看成绩。
    更何况是“战争”类体育。
    还是要看成绩。
    如果国足能冲进世界杯。
    他妈的,我就问一句,还有谁敢喷?

    家要看到一个问题:杨毅在篮球比赛中的解说中,并不是解说员,而是解说员旁边的评论嘉宾。而黄健翔一般是作为解说员登场的。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作为杨毅来讲,他代表的是专业和技术群体。黄健翔代表的是普通看球的球迷。

    杨毅的话放在体育圈外的任何人都可以讲,但唯独圈内人士,尤其公众人物是不适合发表这种言论的。要注意,杨毅是专业的体育评论员,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需要以专业性为基石,然后对自己的话负责。如果此处当成信口而谈,我们是不是应该认为之后他对篮球的分析也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呢?从微博的话语口径来讲,杨毅的立场明显就是足球场边的吃瓜群众,并没有了解关于足球的细微的东西,从而妄自判断。大家愿意做杨毅的听众并不是因为他多帅,人品多高尚,而恰恰是因为他代表了所谓“专家”的专业性。

    至于黄健翔嘛,按他老人家的话,“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本身就和街边侃球的大叔没有本质区别。嬉笑怒骂都是可以相对随意一些的。多少年了,黄健翔和当初那个喊出“伟大的左后卫格罗佐”的黄健翔还是一个人,脾气一点都没变。有明显的偏好,对于自己领域内的事物寸土不让,不允许他人说三道四。即使这个时候让人觉得有些过激了。这不就是那个单纯的想维护足球,单纯的维护中国足球声誉的黄健翔么?

    足球界需要专业的人才来保持自己的精英化,可惜不是黄健翔。大家听过几场黄健翔的解说没有?我没听几场,不是不能听,是有詹俊、苏东、贺炜搭档张路和李元魁解说的比赛,我是不会选择去听黄健翔的。关于国内几大解说员的比较知乎上是有公论的。

    我只希望黄老师少动气,不要和一个圈外人士争论个热火朝天。足球球迷基本都会支持你的,因为你是以一种精神完胜状态走出央视体育的第一人,你已经是一个自由的化身了。就不要这样动气了嘛。

    至于足球球迷和篮球球迷之间的分歧,这个是由来已久了吧。借着这股东风打起来,我是最喜欢看啦。因为我同时喜欢阿森纳和马刺,这有什么办法呢。

    PS: 插一句和本题目无关的个人观点:
    同样作为NBA马刺队的球迷的我,对于杨毅在解说场上的那种“除了我,其他人都不懂球”的莫名傲慢表示非常不喜欢。作为解说员,您还是好好练练普通话,别在比赛场上秀你那优越的腔调了。解说员,首先要学会好好说话。不然的话,就去老老实实去写文章,玩儿自己的清高去。如果大家觉得我有失偏颇的话,今年季后赛任何一场有杨毅解说的比赛,一看便知。

    所以回归到这件事上,我是支持黄健翔的。但是他和一个门外汉这么较劲和认真,完全没有必要。
    中超5年转播权卖了80亿+27亿
    分给16家中超俱乐部每家分5%
    足协还剩下20%
    20多个亿
    包机一回才100多万
    出线才奖励6000万
    就算把这20多亿都砸国足上(虽然这事想想就好扯)
    也比无声无息根本不知道去处的花掉好太多
    更何况这些钱都是这些球员拼死拼活挣来的
    花在他们身上不也理所应当么

  5. 李宁说道:

    狗咬狗,一嘴毛。什么谁对谁错的,人人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需求,人人也都有抬杠的需求。只不过两个名人抬杠,被一群热血球迷给炒起来罢了。
    其实每一件事物在发展中都会经历曲折的过程,中国足球的也一样。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畸形的经济环境下,再加上各种利益方的资本介入,难免会经历畸形的发展,但这都是暂时的,我相信不就得将来会走上健康正常的轨道上。
    所以既然是这样,就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表扬、批评、激励、质疑等等,那紧接着就会有争论,这都再正常不过了。
    但我要说的都与这些无关,我想说的是球迷这个大群体,根本就不成熟,可以说哪里有球迷哪里就出事,再加上互联网,那没骂战是偶然,有骂战都是必然。混乱的球迷加上不成熟的网民,你想去吧,大家正常看待瞧瞧热闹就行了别当真过。
    这里面哪有什么谁对谁错。对错的标准是什么?根本没有。每个人都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评判,自说自话,天知道这些跑来支持反对的人是不是球迷,说不定就是个会打字的狗你也不知道。表面上一些人说到一起了,可没准实际想法都不一样,你说城门楼子,他说级吧头子。
    我看呐,没事的时候可以消遣一下,有事先干正事。

    至少在我看来,黄健翔是爱足球的。

    国足抗韩中场休息时,黄健翔提到了“少输当赢”,他说这一句的时候就大概猜到了他的意思。

    不是对国足没有信心,国足可以拼,拼可能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失球。而对于某些没有看比赛只看比分的那群人来说,这又是一场他们的狂欢。而比赛结束后各大新闻媒体的评论里也印证了黄健翔的看法。

    杨毅同志,你还是黑得毫无水平,和那群喷子真的没什么区别,真的。

    p.s.你篮奥运也在承认实力差距去学习,到了足球就可以眼瞎了?

    本人打篮球出身,打了20年的篮球了,记得姚明说过一句话,如果把投入在足球的钱放到篮球,男篮早就是世界前8的水平了。。。
    当然,男篮能去里约,也是靠自身打出来的成绩去的,国足能不能也在亚洲出一次线啊,02年不想说,也就是靠着日本韩国主办方不占用名额,国足才刚刚挤进世界杯决赛圈,当我们的前锋还没有裁判跑得快的时候,球迷的心理是何等的凄凉。。。
    最后总结一句,虽然上面说了那么多,但是这一波我支持国足,我支持黄健翔
    PS:这一波杨老师说的真的掉价,狗拿耗子···

    事论事,扯那些没边事情的请点右上角。

    杨毅讽刺的对。因为国足这么臭的问题并不是奖金少,相信这是大家都知道事情。

    那么请问这个讽刺何错之有?

    以为钱就能解决问题是一个很愚蠢而且很低端。

    这6000W用来基础设施建设,青少年发展,哪怕请洋和尚来念念经,也比一个空头支票好使。就像公司鼓励销售要求达到一个达不到的任务,许下了高额奖金一样。可能这个奖金一开始就没想给过,或者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肯定不是因为这点奖金。

    同时,杨毅的博文里的确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为什么?你可以看看男篮现在国际大赛的战绩。再看看自家篮球联赛是什么运营水平。

    当然,篮球市场没有足球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国家在发展的时候能不能考虑先救一些生还率比较高的项目?比如体操,比如羽毛球,比如篮球?

    5年转播权80亿,各个俱乐部总会有些“分红”吧,不管是明面还是暗地?
    那么问题来了?中超各队球场草坪是否上佳,体育场是否不错?
    青训这么高大上的咱们都不说了,连基础设施都没弄得匹配上市场价值。
    工资倒不见少,消费到挺奢华,广告也没少代言。
    至少恒大砸钱得两次亚冠垄断中超,至少恒大的国内球员实力一流。
    国家队咱们就不吐槽了,老生常谈。
    活脱脱一副暴发户的样子,没底蕴啊。
    中国足球现在一个字:人傻钱多

    作为一个足球篮球双料球迷+游戏迷(每年年货游戏花钱好多 )
    我想说的是,黄健翔很少提及篮球,尤其是NBA的话题;而某毅似乎总是拿别的体育项目刷存在感,好像他多么地博学。
    其实,NBA不过是一个国家的职业联盟而已,反观足球,知名的国家级顶级联赛至少五个联盟,而且这几个玩儿的好的还合伙弄了个联赛,最后这些踢的好的,又组团以国家为单位竞技,这是一项很大的体育项目,不懂最好不要瞎说

    本身就是两个人自己的言论而已,只是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
    确实,作为公众人物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论,但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是一定不可以,如果两个都是普通人,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各自观点不合,撕撕也就过去了。
    如果太把这个当回事,我觉得就不太合适了,毕竟,他们两个人的言论影响力再大也不足以改变既定的决策。过分的关注,也会导致有人利用这个想法进行炒作。
    所以,希望大家看到任何言论,要冷静一点,思考背后的原因。如果要反驳,就摆事实,上来就开骂的,其实最没有说服力,虽然很解气。而且骂完也无异于问题的解决。
    综上,我觉得,题主是想搞个大新闻(哈哈,开个玩笑)。


    你们说的都对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
    NBA也确实是最成功的商业体育联盟
    你们都这么NB了
    还在这较什么劲?
    我明白国足坐包机包希尔顿没问题,赢球奖金也没问题。
    那问题在哪?
    我想问还有人记得女足吗?
    女足的成绩怎么样?
    女足的待遇又怎样?
    是你男足包酒店可以,美国队男女篮球队员睡在一艘游轮也可以
    女足奥运会踢的也不错,为什么住的就要是奥运村?
    那个惊人的中场吊射有奖金吗?

    世界第一运动原来全名是男子足球
    这话就是赤裸裸的嘲讽。在黄看来,一个搞足球一个搞篮球八竿子打不着,足球是差,被人编段子调侃开玩笑也就认了。但现在杨毅你自己也算圈子里的人无缘无故来嘲讽我们,还说出穷的只剩下钱了这种牵扯到经济利益的问题,不喷你喷谁,杨毅就是该骂。
    足球篮球一般黑,谁也别说谁,就男篮这幅样子,要不是有个易建联撑着有什么资格嘲笑国足。看看篮球圈那帮人,苏群一说要限制外援动了他们的蛋糕时他们那副样子,搞得好像自己多干净一样,先把自己屁股擦干净再说
    杨毅这人人品就更别说了,说垃圾都是在夸他。

    杨毅作为一个职业篮球评论员,体育人,中国人,自由评论中国足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话语里有些许嘲讽和黑人,这个问题存在了这么久了,拿在国足比赛前一天说这个,是不是很敏感,国足不是进了12强?不是还有希望吗?众所周知,恒大许家印就是用钱来激励队员的,很多在国家队的球员在俱乐部踢的风生水起,国家队萎靡不振,一方面是中国足球体制的问题,外援让中国球员不知道如何学会主动,担当。也是有国家奖金的问题吧,宫指导在奖金问题上拖了那么久,可见体育总局是多么脑残吧,6000w肯定是赞助的钱了,要是真能砸出一个世界杯名额又何不妨?刺激中国青少年学习足球,带动一系列产业发展,振兴中国足球一说,先别说进去是不是全败了,那被一直诟病的国足也收获了信心,不然越踢越差,已经这么差了,自己人就别嘲讽了,杨毅说起话来是 事不关己,阴阳怪气,黄健翔作为一个脑残粉对这个自乱阵脚,乱军心,瞎jb黑,是忍无可忍。先定个小目标,小组出线,再谈复兴中国足球吧。

    邻居家的家境一般,家里有一个孩子,考试呢,只能考个50分左右。以前有一段时间努力了一会,能考上60了,然后现在又掉回50分的水平了。
    我们家孩子没次考试只能考个40多分,这次突然发挥的不错,考了50分,我们家呢为了激励孩子,告诉他,你考及格了,就给你买这个买那个吧啦吧啦的。
    然后邻居的家长不开心了,说要是钱真能砸出成绩来也好啊,主要是其他都没有,穷的就剩下钱了。
    给众多球迷影响最深的应该就是06年世界杯意大利淘汰澳大利亚的那场比赛,黄健翔在最后时刻的激情解说,他也因此离开了央视。不过那时候黄健翔确实是央视最好的足球解说员,充满激情又不失幽默,只是现在越来越娱乐化,也许对于足球的热爱他一点没变。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