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共享经济,“业余化”如何冲垮“专业机构”?

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公众账号,这是典型的有组织的无组织生产,借助平台的力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现在,轮到了实打实的服务业实体经济。

共享经济,一次“大规模业余化”

共享经济是个热词。

Uber被视为一种共享经济。如果说uber还有一定的租车公司在运作的话,那么,拼车服务就是更为典型的“共享经济”了。

类似的共享经济的例子还有:某一种快递服务,它的服务供给者不是专业的快递人员,而是有兴趣赚点外快的路人甲路人乙。某一种洗衣服务,它的上门取衣者,不是干洗店的人,而极有可能是你小区里比较悠闲的某一个大妈。某一种网络教育服务,它的教育服务供给者,不是什么成建制的所谓正规的培训机构,而是对这门课有着一定认知的兼职教师。

等等等等。

这是一次服务业意义上的大规模业余化。

冲垮“专业机构”,从内容到服务

事实上,大规模业余化早就开始了。Web2.0是诞生于2004年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核之一就是UGC:用户生产内容。而UGC,必将导致所谓的大规模业余化的内容生产。

内容领域的大规模业余化,是专业媒体机构的噩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wikipedia(维基百科)的壮大,最终使得大英百科全书放弃了纸质版的出品。大量的所谓传统机构媒体,叫苦不迭,以至于“传统媒体转型”成为时下内容领域中的一个重头话题。从美国到中国都概莫能外,但对于“大规模业余化”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

在我看来,所谓的“业余化”,不是什么生产内容的人是业余的,而是指“专业机构”这样东西被冲跨了。人还是这个人,却离开了所谓的传统机构媒体,跑出来自己单干了。这个人有可能以一个自媒体的形式,或者以一个新的机构媒体(创业)的形式,重新投入到内容生产领域中。而前者,似乎更多见一些。尤其是在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公众帐号的进路上,不少自媒体“死”掉了,但更多的自媒体“诞生”了。

而我的看法就是: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公众账号,这是典型的有组织的无组织生产(个体生产),借助平台的力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

整个内容领域,这个态势极其明显。现在,轮到了实打实的服务业实体经济。

服务到底来自机构还是个人?

服务业的过去,其实是一个点对点的服务过程。而工业化时代到来后,这种手工作坊式的服务体系开始崩溃,形形色色的专业机构出现。比如说:连锁理发店。

今人已经对这种所谓“专业服务”习以为常。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专业机构就是专业的意思。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虽然它不一定是那么有效。比如说,出租车司机不愿意打开空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忍耐片刻,也就过去了。

专业机构的存在,它必定需要通过服务的完成获取利润。换而言之,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它必须要从服务提供者这里获取剩余价值。而服务提供者之所以要贡献这部分剩余价值,就在于ta没有生产工具。一个即便手艺精良的理发师,ta依然需要一个理发场所。一个通晓城市路况的司机,ta依然需要有人为ta提供一台汽车。

演化到后来,还形成了各种牌照。不仅服务人员需要持证上岗,服务机构也需要取得牌照。通过持证和牌照,来保证所谓的服务是“专业”的。这样可以降低买单者的风险——因为买单者消费后吃亏,申诉的过程极其漫长,而且大多数时候,很多人也就不了了之。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媒体会提醒消费者:请到有品牌的大公司、大机构去消费。在媒体的语境中,机构,就意味着可靠。机构越大,就意味着可靠性越大。

不得不说,有一定的逻辑,但也有一定的概念偷换。说到底,我们不是享受一个机构的服务供给,而是享受一个人的服务供给。

消散的不是专业生产者,只是专业机构

大规模业余化在内容生产领域里,大面上说,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妥。虽然今天有一些批评者说:业余者能生产出什么好东西。似乎,只有组织化的机构,才能生产出好东西。

事实显然没有糟糕到那个份上。诚然,至今正统的严肃的学术界依然不接受学术论文中把wikipedia的词条视为一种严谨的名词解释,但没有人会否认这点,wikipedia给大众带来的帮助。

消散的不是专业生产者,消散的,只是过去的那种专业机构罢了。

大规模业余化在内容生产中,是一种共享经济:用户A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分享给B,长达十数年的实践,总体而言,世界趋向美好。这场大体成功的实验证明了一点:个体对个体的服务,其实是可以有效率的。

O2O很大一部分就是共享经济。它是生产工具的下放,是个体生产供给能力的释放,一如UGC释放了信息内容领域一样。

我并不排斥服务领域中的持证。比如你要提供出行服务,服务者总该有个驾驶证以证明自己的驾驶技能。如果好一点的话,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考试来完成对交通路径的熟悉度,从而区分个收费等级。

受到冲击的,是所谓的专业机构。专业机构的所谓专业,无非是通过对生产工具的垄断,从而导致专业者不得不云集它那里,再导致这个机构的服务是专业的罢了。

这一点,正在被改变。

个体所谓的外快,超过正统的薪资,已经出现。

未来,将会更大规模地出现。(文/魏武挥 新媒体观察者)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曾响铃:共享经济改变生活,但需要提防三大黑洞

“共享经济”与“普惠金融”:互联网理财启蒙

从轻松融到1亿美元的BlaBlaCar,看那些“共享经济”产品的成与败

分享经济:下一个大趋势

分享经济时代 你愿意出租自己的卧室吗?

经济学人:苹果公司阴影下的日本巨头们

普华永道报告:分享经济未来10年营收将增长数十倍

分享经济为何崛起?哪些行业又不适用分享经济?

全国电商扶贫陇南试点工作实录: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曲凯:给共享经济判个死刑说道:

    所谓的 C2C 共享,最终都还是要走上 B2C 的路径,这是供给上追求效率最优化的必然结果。

    文 / 曲凯
    来源 / 42章经(ID:myfortytwo)

    前几日我参加活动,听到了一句话,突然就把现在互联网世界在发生的事情串起来了。

    这句话是:

    Uber’s mission statement is “make transportation as reliable as running water, everywhere, for everyone.”

    优步的目标是“让交通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都像流水一样可依赖”。

    Uber 把其所在做的交通比作了水、电、网络一样的东西。

    想象一下,只要打开水龙头,永远会有水流出来。只要打开 Uber,永远能叫到你需要的车。

    这就是现在整个互联网世界和资本在做的事情:

    套用线上世界的发展规律,用资本把线下世界逐渐地转化为类线上的无处不在的连接和服务。

    其实对于互联网世界来说,一直做的就是一件事 “distribution”,也就是渠道和分发。结束了线上,开始了线下。

    所以无数的新零售项目做的是占领渠道,无数的单车做的是连接用户。

    所以线下开始出现订阅制、出现月购产品,也出现了共享经济,这些其实都能从线上的产品和服务中找到影子。

    说白了,就是都是一样的套路。

    共享经济是一个“伪命题”

    我曾经在文章里提到过三个预判:

    一)一切非物质消耗品都将电子化

    二)一切电子化产品都将云端化

    三)一切云端化产品都将服务化

    当时举的例子就是音乐卡带这个产品,最终变成了订阅制的一首一首歌曲的更新。

    现在,基于线下业态的发展,我觉得需要再补充两条:

    一)一切非标产品/服务都将向标准品属性趋同

    二)一切实体产品都会向电子产品属性趋同

    最终因为线下整体基础设施的发展,实体商品和服务会无限趋近于线上。这会是所有服务商渠道的努力目标,因为只有如此渠道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头来看,其实美国人倒是早就看清了这件事情,在美国,从来没人提类似 O2O 的概念,最接近的概念其实是 On Demand Economy,然后被中国人翻译成了“按需经济”。

    这简直是我见过的最差的翻译了。

    按需经济强调的是需求,把重点放在了 Demand 上,但其实,这个词的重点是 On 这个单词,是一个动态的表示。

    如上图所写,On Demand 要讲的是随时随地满足需求,重点是及时性。

    这就像 Uber 说的,让线下的实体商品或服务,都变得像水一样。

    基于此,其实,共享经济也是一个伪命题。

    给共享经济判个死刑

    我记得之前研究这个领域的时候,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项目叫“回家吃饭”。

    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人情味的典型的共享经济项目,我自己特别喜欢。但我聊了很多平台上的阿姨后,发现他们的供给能力完全不足以支撑平台的需求量。

    于是,我最后给这类项目下了一个预判性结论,就是最后公司还是要用中央厨房的形式,把一些人变成专业的厨师来进行经营,但真如此的话,这就又和平台本身的价值和出发点矛盾了,所以最终没有在这条赛道上继续看下去。

    像这个项目一样,如果我们管纯 C2C 平台叫共享经济的话,那事实是共享经济发展得并不好,甚至已经不剩什么了。

    最具代表性的 Airbnb 里也有大量的专业小 B 商家,滴滴里也绝大多数都是专业司机在运营。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 C2C 的共享经济,其实是在开倒车。所谓的 C2C 共享,最终都还是要走上 B2C 的路径,这是供给上追求效率最优化的必然结果。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宽标准一些?不如把商品/服务的所有权转变为使用权的,就都叫做共享经济?比如 B2C 形式的租赁经济,是不是也能算?

    这样定义的话,滴滴、ofo、摩拜倒是都算了,但网吧、酒店为什么不算共享经济?

    我认真想了下发现,其实只要是会动的东西,大家就觉得是可移动资产,就会觉得是共享的,而只要是不动的,大家就会倾向于觉得是固定资产,是基础设施。于是,无人便利店、迷你 KTV 等就被大家划归到了新零售赛道,而没人再提共享经济了。

    而动的东西都有个结果,就是有及时性,能随时随地满足需求。所以,其实现在大家提共享经济的时候,在讲的还是 On Demand 这件事,还是强调随时随地的这个概念。

    在选定 On Demand 这个概念后,在其背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根据 Demand 提供 Access,也就是接触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途径。

    所谓的租赁、二手、无人货架、按月订购,无一例外都是提升 Access 能力的一种方式而已。

    这个 Access 越好,人们就越不需要拥有某种东西。毕竟大多时候,你拥有某个东西,也就是为了能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使用它。

    比如单车,当随时随地出门都能看到共享单车的时候,就没有了拥有一辆车的意义,因为 Access 太好了。

    所以,本来所谓的共享经济、所谓的 C2C 早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其实大可抛弃共享经济的概念,给它判个死刑,让它和 O2O 一起老去。

    未来的创业方向怎么选?

    未来,我们更多地站在 On Demand 和 提供 Access 的角度去考虑。用 On Demand Economy 来解释和判断项目机会,省的自己把自己绕到概念的死角里去。

    最后,基于我们上面所讲的内容,给大家分享一个也许对寻找创业机会有帮助的坐标系。

    这是 Sam Madden 发在 YC 的文章中的一张图。Instant Booking(及时性下单)需求越强,平台的作用越大,Least Skilled(供给端的能力门槛)越低,产品越标准,平台的供给越足。

    所以右下角是最适合平台型机会的,也是 On Demand 平台发展最好的,而左上角是最不适合的。

    而现在人们需要做的是尽量把右上角这个象限的东西做到右下角,在满足及时性需求的前提下,去尽量标注化产品和供给,比如通过 AI 等方式去达成(AI 和教育或医疗的结合就是典型)。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