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一间企业必须谨记的十大定律

创办一间企业必须谨记的十大定律

氧分子网  8月25日报道

自从Fueled战略主管、首席iPhone应用开发商以及移动设计大师瑞安-麦兹纳(Ryan Matzner)在2009年创办了Fueled以来,我们已经从无数的餐桌对话中学到了许多有关自主创办企业的有益知识。Fuled是一家分别在纽约和伦敦拥有分支机构的移动开发公司,他们帮助企业开发App应用,其客户包括有Elevatr、Ribbon、UrbanDaddy以及JackThreads这些公司。

虽然Fuled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但公司创始人却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并从中学习到宝贵的创业经验。而日前在接受美国科技媒体《商业内幕》采访的时候,该公司创始人就同我们分享了自己所总结出的“十大创业经验”,以下是具体内容:

1. 目标明确

从第一天起,我们对于Fueled的定位就是以移动为先的战略来发展业务,而我们也从这一战略中受益良多。目前,我们的许多客户和朋友都会帮助我们向他们推荐Fueled的服务,虽然Fueled目前也从事着诸如网页设计、品牌建设、搜索引擎优化、社区建设等移动应用之外的业务,但后者却始终是我们最为拿手的看家本领,这同时也是促使更多客户愿意同我们建立合作关系的原因所在。

2. 不留情面

如果你团队中的某一位没有100%投入工作的话,现在就同他分道扬镳!因为他可能会让整个团队的努力付之东流,亦或者迫使你在周末的时候加班工作,因此不留情面的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才是最好的方法。

当我们在雇佣员工的时候,我们会告诉对方工作的前三个月属于试用期,且公司会在两个月的时候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估。这也就是说,员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或者继续自己的良好表现。当然,如果在三个月期满时双方依旧有问题没有达成共识的话,我们恐怕也就只能对其说“对不起”了。

3. 对每个交付的应用模块收取固定费用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曾考虑过按小时收费或者直接收取项目费用的形式。但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对每个交付的应用模块收取固定费用。比如,当一个项目展开的时候,我们会勾勒出一个非常清晰的应用模块架构,并对其进行定价,这就像是客户在为自己应用所拥有的每一个功能进行单独付费一样。如果客户后来要求增加功能模块的话,我们的收费也会随之提高。

4. 收取押金

千万要记住的一点是,一定要在收到客户的押金后再展开工作。这样的做法虽然听起来并不专业,但却是十分必要的。就拿Fuled来说,我们每次都会要求客户预付接下来两周的应用开发费用,而只有在他们完成付款后我们才会展开工作。

5. 挑选优质客户

如果某个新客户希望拿到你的最低报价或者要求你给予一定折扣的话,不要接手这些客户。这一建议的背后其实蕴藏着一个颇为奇怪的理论,那就是“商家所给出的折扣越是慷慨,客户想要的无理要求也会更多”。而且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那些要求你给予大幅折扣的客户似乎永远不会对你的工作感到满意,而显然这些客户也不值得你为他们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6. 精益化应用

尽量说服你们的客户打造出一款更加精简,而不是更加复杂化的应用。部分客户对于我们的这一理念会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我们也会因此而拿到更少的佣金),但就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果公司整整花费6个月的时间来打造一款拥有150个界面的应用的话,该应用几乎将肯定会走向失败。因此我们的建议是,最多用不超过8周的时间来打造一款应用,然后在应用推出后的一到两周通过更新的方式为其增加功能模块。

7. 会议效率

记住这样一个比例数据“1:11”。Fueled纽约团队在纽约SoHo商业区附近一块占地18000平方英尺的豪华办公空间The Fueled Collective内工作,这一空间内除了拥有Fuled的150名员工外还有着另外35家初创企业。而正是在这儿,我们发现员工和会议室数量的最佳比例是1:11。

一个宽敞的5-8人会议室空间自然很好,但我们相信最好的会议方法还是通过2、3人间电话会议的形式展开。因此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办公室空间,我们在The Fueled Collective设置了许多“电话亭”和微型会议室空间。

8. 有的放矢

在Fuled创办之初,我们曾经拥有过一个名为“制作人”的管理角色,该角色需要同时处理客户关系、项目管理和产品研发方面的工作。但事实是,人们要么非常善于客户关系管理,要么非常善于产品研发,但两者却无法兼得。现在,我们已经分别设立了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的职位,这一组织架构的设立帮助我们可以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内推出更具质量的产品。

9. 重视经验

就科技领域而言,经验是一个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重要创业元素。在我们自己创业之初,我们就曾认为自己完全可以依靠年轻人,而不是经验的力量来创办企业,并在随后对他们加以培训即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认为,为公司带来有经验的人才和管理者是企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企业也理应为此付出更多的人力成本。

10. 不要乱搞同事关系

一大帮天赋异禀的年轻人在一个充满竞争性的环境下工作难免会互相产生好感,但我们希望你在展开下一步浪漫行动前三思,因为如果你们的关系最终没有成果的话将会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情。你将有可能在未来花费更多时间来修补自己的这一错误,甚至会让公司失去一个非常宝贵的人才。

我们希望,以上所给出的这些建议能够使你在创业的道路上变得更加顺利,但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要忘了在工作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因为我们也正是依靠着这一点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你的公司离成功,就差一个网红老板|南说说道:

    王思聪和陈欧为了共享充电宝撕起来了,马云评价阿法狗了,雷军的Are you ok被鬼畜了,周鸿祎又在微博上开怼了……每天都点开微信刷一刷,打开微博看一看,除了娱乐明星八卦,很多商界大佬的消息也赫然在列。

    (看着数据,每天为十万加奋斗的小编哭晕在厕所)

    在共享充电宝还只是资本界的游戏,绝大多数吃瓜群众只是观望的时候,一条微博一条朋友圈引无数媒体追热点,分分钟上头条,教育了市场,省下了无数公关费。

    老板的明星化,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成为了公司品牌宣传中的重要环节。
    网红界楷模
    丁磊的猪和扎克伯格的妻子

    网易的丁磊为什么红?就是因为他愿意配合团队,放得开!相比其他互联网大佬,他的个人品牌非常鲜明:特立独行的快乐有钱人。

    丁磊的个人品牌是由一系列事件和构成的:养猪七年砸下上千万=良心、人大会议上穿卫衣=快乐,知乎上流传的借员工50块不还的八卦=不拘小节。

    财经作家吴晓波也曾为丁磊的个人品牌站台,他说:中国三分之二的富豪都是不快乐的,除了丁磊,丁磊还好。”

    丁磊的个人品牌和企业品牌相辅相成,着他的企业每扩张一个新风口,都能凭空收获一些信任,让粉丝自愿站台:网易的猪肉品质肯定没问题,网易严选的抄袭风波只是小小失误,无偿安利网易云音乐,网易公开课是业界良心……

    (去听听丁磊推荐的歌,一不小心就会被圈粉)

    强敌环伺的网易云音乐能凭借社交后来居上,离不开丁磊用个人品牌奔走站台,在网易云音乐上,他大方分享自己对于音乐的品味,在他推荐歌曲的评论中,总有一波粉丝为他而来。

    再加上丁磊永远笑呵呵的对外形象,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丁磊的事迹,用户会很容易对这个企业产生好感。

    丁磊的形象之所以如此完整,正是因为每一个优秀的个人品牌都是围绕着一个人设,一系列事件建立的。

    徐小平对创业者惜才的人设,是一个个投资故事和亲切的和每一个创业者合照建立的。

    王思聪不差钱、玩世不恭、有内涵的人设,是靠屡屡放飞自我的言论和公司漂亮的业绩单建立的。

    (丁磊的顺便挣钱理论,和个人品牌毫无违和感)

    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无论商界大佬愿不愿意,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成了网红。

    不知妻美刘强东,普通家庭马化腾,悔创阿里杰克马,一无所有王健林被网友戏称为装X界四大天王,后来又有网友加上顺便赚钱丁三石。

    相比其他老板,仔细打理过个人品牌形象的丁磊,无疑能从“自来水”粉丝中收获更多公关效果,毕竟很多用户是真心认可了丁磊的顺便赚钱理论。

    (撒贝宁的眼神,说明了一切)

    细数商业圈,主动露脸的网红老板一天比一天多:周鸿祎、雷军、张朝阳、罗永浩、罗振宇、李开复都是非常善于也乐于主动打造个人品牌的老板。

    国外老板也不甘落后。

    在中国个人品牌建立最成功的莫过于扎克伯格。虽然他公司的产品绝大多数人中国人没用过,但他的妻子是个华人,他在清华用中文演讲,他在长城拍照留影,他为女儿取中文名字,隔着墙里墙外千山万水,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对中国市场的期待一览无余。谁还关心脸书创始人和合伙人撕扯到友谊尽毁的故事呢?

    这么一看,老板的个人形象对企业的增益可以说是无限的。

    (一个温暖友好的老板形象跨越千山万水为中国而来)

    Weber Shandwick市场研究公司研究发现,全球50大公司中有2/3的CEO在社交媒体上活跃,这一数字比两年前增长了30%。股神巴菲特、GE的韦尔奇、苹果的库克、Facebook的扎克伯格、传媒集团的默多克,都是著名网红。

    更值得企业家关注的是,根据CEO.COM上公布的2015年社交CEO报告:

    83%的美国消费者认为,“网红企业家” (social-media savvy CEOs)可以更好地连接消费者、企业员工和投资人。

    77%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爱用社交媒体的CEO的公司产品。

    82%的消费者表示,如果CEO使用社交媒体,他们会更信任这家公司。

    75%的消费者认为如果企业高管CXO使用社交媒体,那么他们具备更强的领导力,这一数字比两年前增长了30%。

    70%的员工表示如果老板喜欢使用社交媒体,那他们会觉得老板更具有领导力。

    52%的员工表示,一个网红老板会让他们感觉更加有灵感去执行并超越。而灵感和指引作用将使员工更愿意留在企业里。

    企业越大,老板的个人品牌就越重要,越有效!

    明星老板不好当
    产品不行一切休提

    (没有罗永浩,你会买锤子手机吗?)

    (即使有董明珠代言,你会买格力手机吗?)

    同样的跨界,罗永浩比董明珠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虽然锤黑也很多,但罗永浩起码实实在在卖出了手机并且还有越卖越勇的趋势。董明珠叱咤商场几十年,明明能调动更多的资源,但格力手机最终成了一次PR事件的副产品,可见无论知名度多高,产品永远是传播的根基。

    (一个老板若被贴上只会开发布会的标签……)

    乐视的贾跃亭也是凭借个人形象支撑企业的典型,在这座资金大厦还没有轰然倒塌之前,人们甚至记不住乐视究竟哪个业务优势明显,只记得一场接一场的发布会和那个为理想而奋斗的贾跃亭。贾跃亭用个人品牌带企业品牌,当企业崩塌,个人形象的反噬则更加厉害。

    很多公司创业初期喜欢讲创始人的故事,因为早期风投就是投人,创始人的奋斗历史是现成的,说给投资人听经济划算。

    但随着资本渐渐冷静下来,拿着一个PPT换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资本不听故事了,公众对早期创业者故事就更不感兴趣了:公司明明不怎么样还讲故事,有什么卵用?有些创业媒体倒是还欢迎这种故事,而创业媒体在庞大的传媒界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项目早起把钱花在打磨产品这个刀刃上,产品做好了再花钱在客户触达上,一分价钱一分货一分流量。

    产品未见雏形的早期公司没有那么多一炮而红的捷径可以走,花过多精力包装创始人,性价比存疑。

    但当产品定型,讲个好故事就格外重要。比如农夫山泉针对水这个产品讲的一系列故事,都是和人相关的。

    (农夫山泉的硬广越来越少,故事越讲越6)

    让用户去喜欢一个人比喜欢一个产品,成本更低,但前提是你有一个解决了痛点,使用感受在及格线以上的产品。

    言之有物,才能实现情感传递,没有好产品只做老板个人形象,是一杯饮鸩止渴的毒酒。

    公关总监扎心了
    老板拧巴简直是传播毒瘤

    有人可能会觉得,知名的商界大佬并不少呀,随手举例都能想到十多个,而且还天天有老板出来讲故事,明明是明星老板已经泛滥了。

    但随手列举娱乐明星?一下子能想到的几百个都不止。明星老板的比例其实是非常低的,打开你的手机,看看你的软件,一大半老板你都是联系不到他们的具体形象的。比如新浪老板曹国伟,只有圈内人叫得出名字,更没有什么称得上网红的事迹。携程、饿了吗、美团这些超级体量的公司,老板故事也并没广泛流传。

    网红老板为什么少?

    这或许有主观客观两种原因:客观来看很多老板都不是俊男美女,站在镜头前就紧张,主要工作是做好产品带好团队,没有什么义务去讨用户欢心。
    这都可以改变,主观是老板拧巴简直是传播毒瘤。

    懂传播,媒体出身的老板,创业都一股脑的杀向了内容变现,自身形象打造的有身有色,随便打开一个知名微信公众号,一个个或搞笑或有趣或口无遮拦的老板跃然手机上,其中的佼佼者罗振宇更是走在内容变现的先驱:打造平台。

    (深谙个人品牌重要性的人都去做自己的老板了)

    当然,也有老板希望自己的公关部能够为自己打造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我不禁想心疼你一秒钟这种老板的公关部。

    很多不懂传播的老板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像马云那样聪明、智慧、高大上的对外形象,却不知道这种形象是公众最难记住的,领导总希望在部下面前表现权威和高大上,实际上也只有拿你钱的下属吃你那套威严。

    说服非传播出身的老板展现接地气的一面就是不小的工作量,毕竟拿老板工资,也不好骂老板完全不懂传播。

    就算说服了吧,包装个人品牌的工作量一点都不小,比起配合市场部的销量或者搞个事件营销流量可见,创始人的个人品牌则更像一个后盾,让企业在发生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占据主动,因此收益更加长线。

    吃力不讨好!个人品牌老板满意传播不好,传播好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考察标准量化效果。

    对于大多数公关总监来说,网红老板真是渴望却不可得的传播神器呀!

    谁能做出明星老板?那当然是娱乐行业的经纪公司了。和老板的品牌不同,明星的个人品牌是可以用来变现的,所以经纪公司深谙大众喜欢什么样的人,给明星对外形象全方位的设定和传播。所以,如果有老板想做个人品牌,不妨跨界娱乐圈,拉起一支经纪人团队。

    个人品牌=抛头露脸?
    有些老板天天见记者也红不起来

    很多老板觉得做网红就是要像陈欧一样为自己拍摄一组广告大片,或者必须要在微博上开一个账号。其实并非如此。

    总有记者说华为任正非是一个极其低调不在公开场合露面的人,但作为一个几乎不在网络上主动抛头露面的企业家,他在企业内部的每一次讲话,甚至是一言一行一个观点,都能恰到好处地被“流传”到商界、媒体,并很好地配合了企业产品的发售。

    (说好了不接受采访,为什么江湖上总有您的传说)

    更具有代表性的是老干妈,陶华碧几乎完全不直接面对媒体,产品也不打广告,但提起她的奋斗传奇,大家却都记得一点细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上市都是骗人的、我不欠国家一分钱也不欠工人一分钱、外国卖的贵我就是要挣外国人的钱……这些陶华碧名言,走红程度和马云的:“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创立阿里巴巴”差不多,但造成的效果却截然相反。马云被网友戏称为装X界教主,陶碧华却形象极其正面,被网友们称为女神。

    (网红界完全没有负面的一股清流:老干妈)

    反例是有些老板尽管很辛苦见了各路记者出席了各种发布会,公关部门对接了各种媒体,但PR痕迹非常重,市面上到处都能搜到照片和演讲,但说起这个人,你还是想不起来怎么形容他,反而会让别人觉得这个人不低调不好好做事情。

    要想打造个人品牌,老板的故事是需要精心筛选,讲一遍再讲一遍,不断强调的。最终让公众喜欢一个人,继而记住你的企业。

    老老实实做好产品不行吗?
    很遗憾,红不红由不得你

    老老实实把企业做大了,就能低调至极吗?连公认最低调的马化腾也逃不开网友的恶搞。

    (你们可能都看过,我们有王者农药的故事)

    雷军在印度的英语演讲被恶搞后,他本人作为一个70后老板,刚开始是非常不高兴的。但不高兴又能怎么办呢,网络上已经传开了。

    在朋友的劝说下,雷军决定与其不受控制的被别人恶搞,不如顺其自然放飞自我。团队的一首鬼畜歌曲竟让雷军得到了一个灵魂歌者的称号,在B站收获了一票粉丝,和小米定位年轻化高性价比的品牌形象一拍即合,省下公关费无数。

    (雷军登顶B站榜首的单曲Are you ok)

    企业做大了,老板的一举一动必定会被大家所关注,老板的形象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在众人的眼前,所以个人品牌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做到B轮C轮以后,没有了徘徊在生死之间的焦虑,做一个好品牌的重要性陡然上升,包装创始人的性价比也开始增高。

    知乎在2013年,之所以能够从小众到大众迅速转化,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的非诚勿扰之旅功不可没。

    知乎网友曾测算过百度指数:

    关键词「知乎」、「黄继新」从 2013-09-06 到 2013-10-06 的百度指数
    10 月 4 号:知乎,5771;黄继新,0;共计 5771
    10 月 5 号:知乎,10995;黄继新,17512;共计 28507
    10 月 6 号:知乎,17286;黄继新,25404;共计 42690

    公司老板也要找对象呀,凭借着展现老板的接地气,非诚勿扰的包装达成了人设:黄继新=互联网钻石王老五=知乎很成功很厉害。

    摩拜和ofo,也是公关思路和广告思路的不同体现。

    摩拜直到今天也没有大规模投放广告请代言人,但大家都记住了一个骑自行车的美女记者创始人胡炜伟,这比记住一辆自行车有什么优点容易的多。

    (胡玮炜的记者履历让她深知个人品牌的价值)

    ofo花了大价钱请到的鹿晗代言,诚然效果也很好,但看到鹿晗的脸,你却想到了肯德基。

    (宇宙最红小生怎么可能之接一个代言品牌呢?)

    企业强,不差钱,当网红!

    互联网在进一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红”老板之所以能被追捧,本质其实是让高高在上的企业领导者展现了常人的一面,以平等贴近消费者,倾听消费者的态度,将个人魅力和品牌有机整合,以情感为载体,化营销为交流。

    有远见的老板必须认识到,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和消费者互动、打造愿意平等交流、随时接通的个人品牌,能够为企业创造无形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拒绝改变,渴望高大全完美人设的老板,可能彻底落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