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公司该如何实现国际化?

  文/罗超

  对于所有互联网巨头而言,要寻求新的增长无外乎三条路:往下沉、走出去和新领域。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几乎成为所有巨头的共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公司走出去,国外公司走进来已是必然的趋势。

  百度:折戟日本卷土重来

百度在07年推出日文搜索引擎,是其在国际化上的第一次尝试,最终并未取得与其在中国市场匹配的地位,以折戟告终。截止目前,百度海外用户数仅为3000万,相比它在中国的5亿用户而言不值一提。

去年初百度国际化业务部收到的死命令是,百度要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网页搜索站稳脚跟。

现在它除了拥有日本网页搜索、Hao123、Simeji输入法之外,还进军了非洲移动浏览器、泰国安全软件和网址导航市场。相比高调进军日本市场那次,百度低调了很多,从第三世界市场迂回,且不再局限搜索。整体而言,国际化业务已成为百度的潜水艇业务,李彦宏并不想使之曝光。

  阿里:最国际化却进展缓慢

阿里的国际化之路充满血泪史,尽管它是最国际化的巨头,因为B2B业务本身就是以外贸为根基的。美国、印度和英国是阿里前三大海外市场,颇为主流。阿里也是拥有海外办事处和海外员工最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问题在于阿里B2B已成为它的弱势业务,C2C和B2C业务的先后兴起,B2B正在被边缘化。但它的强势业务C2C、B2C 和支付业务的国际化却进展缓慢。尽管曾推出淘日本,海外物流中心等业务尝试走出国门,受制于物流、海关、语言等条件限制并未达预期。

淘宝在国际化上的失败给海外代购创业者提供了空间,大量的帮助中国人买外国货或者帮助外国人买淘宝货的代理类网站应运而生,这些人负责将淘宝难以搞定的货源、物流、支付、客服、语言等壁垒解决并赚取差价和服务费。

阿里在上市前夕再次向外界传递其国际化的决心,刚以2.49亿美元投资新加坡邮政。此前阿里还曾投资Tango等海外业务。除了阿里之外,京东在上市之后同样将走出国门作为重点战略。相比Amazon、Ebay等海外电商玩家的国际化程度,中国电商的国际化还在婴儿爬行期,因为涉及到“物流”和“资金流“,电商比专注“信息流”的公司国际化更加困难。

  腾讯:投资攻美韩,WeChat攻第三世界

腾讯先是在海外开展了大量的并购,截止去年底腾讯海外已累积投资20亿美元。这些资金被集中花在了美国和韩国的游戏创意型业务,据笔者统计,近年来腾讯海外投资25笔,美国和韩国占据23笔,游戏业务占据72%。

第二条国际化道路是微信,即WeChat。在去年8月腾讯曾宣布WeChat海外用户已突破1亿,微信海外业务将独立运作成立海外事业部的声音甚嚣尘上,此后不了了之。WeChat的海外市场仍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欧美和日韩被WhatsApp和Line所霸占。而不少观点认为,必须进入主流的互联网市场才能算真正的国际化。

目前微信的海外用户数并无最新数据,但其国际化业务要么是收购,要么是抢占用户,远未到商业化变现或者树立品牌的阶段。WeChat能否帮助腾讯成功地国际化,难说。

由上可见,BAT的国际化旅途并不顺利,而刚刚在美上市的猎豹移动的经验却较有借鉴意义:猎豹移动5.02亿用户有63%来自来自海外市场(美国、亚洲、欧洲)。除了用户大部分来自海外,猎豹移动的核心产品清理大师保持在欧洲、北美和俄罗斯等多个海外市场的Google Play免费工具类应用榜首。

猎豹移动的海外之路带来哪些启示?

  1、解决痛点的产品导向。

猎豹移动是工具类应用,而非偏重运营的电商(阿里),偏重技术的搜索(百度)或者偏重数据的社交(腾讯)。它解决用户需求痛点的过程可以完全靠一款产品,用户习惯的差异则可以通过产品本地化来进行解决。

海外用户对整体用户体验更加重视,这使得更好的产品能够突出,对渠道的依赖更小。而巨头更多会考虑全球布局、业务协同等战略层面的事情,猎豹移动则只关注用户需求,做工具去解决即可。

  2、单点突破而非矩阵玩法。

猎豹移动在海外主攻一个产品:清理大师。BAT三巨头却与之相反,几乎是业务矩阵。百度有搜索、安全,还有浏览器,阿里有物流、有社交(Tango)、有代购平台,腾讯则有游戏、安全和社交。

海外市场的选择上猎豹移动是一个一个来。巨头们因为资源和野心则往往会多条战线并行作战。用傅盛的话讲,这是“单点爆破”战术。资源的匮乏反而成为其采取单点爆破战术的潜在原因,进而成为优势。

  3、边缘化战略的成功。

互联网巨头在国内长驱直入,所向披靡。猎豹还面临着360这一作风强悍对手的绞杀,几乎是夹缝求生存,非常困难。巨人网络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也无法奏效,因为巨头们早已在国内市场下沉无缝不入。

海外市场却更为广袤。不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的巨头都难以全面顾及,总会留下市场或者业务上的缝隙。猎豹移动盯准之后,单点爆破,用一股“巧劲”实现了虎口夺食,用傅盛的话说,这叫做“边缘化策略”。

  4、移动产品更易国际化。

猎豹移动国际化选择的是纯移动业务,而非金山网络最先出的猎豹PC浏览器。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增长给创业者带来红利自不必说。移动互联网全球化进程存在落差,一项业务在中国成熟在第三世界可能尚未出现。

还有就是移动互联网应用集中分发的机制,全世界移动网民使用同一个AppStore,使用同一个GooglePlay,同时接受Apple和Google最新的系统升级,这给工具类移动App的国际化提供了制度保障。移动互联网的地域壁垒更低,每一个市场都更加开放,人们更容易发现和获取不同应用,不管这个应用来自哪里。

除了猎豹之外,微信WeChat的国际化比QQ更加顺利,此外UC等纯移动互联网玩家的国际化也顺利一些,都是受益于移动互联网。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猎豹移动国际化进展迅猛,但它还远未成为巨头,在收入构成和资本上对BAT还有不少依赖,但它国际化的成功却是值得每一家想要出走海外的中国公司所借鉴的。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我认为马化腾的全球化经验不如我们”说道:

    “我认为马化腾的全球化经验不如我们。”

    “我觉得在下一个18年间,全球化和贸易因得益于互联网,会变得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使命。所谓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建设‘全球电子化贸易平台’。我们需要确保年轻人、小企业能够从中获益。我觉得要做到这点,18年足够了。对我们来说,需要促进全球贸易而不是扼杀它,因为一旦贸易停止,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来到纽约,参加了举办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20日的首届彭博全球商业论坛,并在接受彭博社名记Stephen Engle的专访中表达了上述观点。

    有意思的是,2017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阿里巴巴与腾讯奠定全球化声誉的年份。

    在发布于2017年7月20日的2017《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阿里巴巴与腾讯携手首次入榜。其中,阿里巴巴以235.173亿美元的年营业额,排在该榜单的第462位,腾讯以228.707亿美元的年营业额,排在该榜单的第478位,两者的年营业利润则分别为64.895亿美元与61.859亿美元。

    马云也在面对此次彭博社的专访中自豪表示:“我已经在公司内部说过一次又一次——阿里巴巴一旦走出去中国,就不再是全球化的阿里巴巴。我们是全球化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我们正在努力建立在线支付的基础设施。我们正在努力建立物流基础设施,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与腾讯的全球化之路,目前究竟走到了哪一步?以今年两家企业双双入选全球500强为起点,它们在未来又将给全球用户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国际化绝不等于在国外有业务、工厂”

    2017年9月8日,阿里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举办的阿里巴巴18周年年会,是阿里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员工大会。

    而在这场年份意义特殊的“18周年庆”当中,马云不仅以迈克尔·杰克逊的造型闪亮登场,还回答了他心目中阿里这18年来的最大变化:“我们从18个人变成了截至昨晚54421名员工,来自70个不同的国家,在21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办事处。”

    对于这一成绩,马云也同时感谢了所有阿里人的贡献:“我去年一年在空中飞了870个小时,但是去年一年,阿里人在空中总共飞了68万个小时,相当于77年的时间在空中,谢谢大家的付出。”

    应该说,当英语教师、做中国黄页出身的马云,从创建阿里巴巴的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只把公司的业务聚焦于国内。与此同时,马云对于企业如何更好实现全球化,也一直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在阿里巴巴于纽交所挂牌上市的当天,马云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眼中“国际化”经营的要点:“国际化绝不等于在国外有业务、工厂,而是有国际化的思想和战略,应该是因为有你,那个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希望未来能为无数中国企业积累经验,跟世界各地的企业打交道。我们送给纽交所的礼物,就是想说中小企业的力量。”

    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在线零售,也较为适合于这一全球化理念的施行。

    Alibaba.com、天猫与天猫国际、淘宝、1688.com、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阿里旗下的各类电商业务,是阿里走向国际化的最直接渠道。目前,阿里也在不断以新技术加持这些电商基础设施,使之在与国际化巨头的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比如,阿里曾拿出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了来自硅谷的视频通话与移动聊天App——Tango。再比如,增强现实领域明星初创企业Magic Leap,接受了来自阿里巴巴近8亿美元的投资,阿里希望凭借Magic Leap的专利技术,改善用户在天猫等电商网站购物时的感官体验。

    此外,对于这些传统业务,阿里也会寻找在当地具备优势的传统巨头,获得其在当地的品牌与客户忠诚度红利。如阿里曾先后牵手梅西百货公司(Macy’s)与麦德龙集团(Metro AG),在跨境电商、用户大数据以及商品供应链等方面开展合作。

    当跨境贸易业务真正能够面向“全球买,全球卖”模式转型时,菜鸟网络的作用,也将在阿里的“不开工厂”式全球化经营策略中日益凸显。

    自菜鸟网络2013年5月开展业务以来,阿里就为其国际化布局投入了重金,仅为了收购新加坡邮政10.35%的股份就斥资了2.49亿美元。此后,菜鸟网络先后牵手澳洲邮政、美国邮政、西班牙邮政、巴西邮政以及哈萨克斯坦邮政等合作伙伴,在出口的层面直连各国的邮政体系。

    而当时间进入2016年后,马云再度升级了其全球化布局战略,并提出了eWTP的倡议。

    “以前全球跨国公司主导了全球的贸易,制定了各种利于他们的贸易规则,而在数字化时代,应该有新的规则,中小企业应该成为全球贸易的主力军。”马云由此给出了eWTP的目标:“顺应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更好地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全球普惠贸易和数字经济增长,孵化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贸易新规则。”

    这一全球电子化贸易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在2016年9月得到了迅速扩张。9月6日,在正式发布的G20杭州峰会领导人公报中,eWTP被写入了公报的第30条,“我们欢迎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对加强数字贸易和其他工作的兴趣,注意到其关于构建eWTP的倡议”。

    按照马云的设想,阿里的未来,应该要更多地向“经济体”的概念靠拢:“今天在互联网上,正在诞生新的经济体。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新的经济体,及其搭建的基础设施,让全世界的年轻人、中小企业能够做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和全球邮。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和年轻人都能够分享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快乐,尝试创业创新的快乐,享受技术进步的好处。”

    而对于这个“经济体”的规模,马云希望是成为“为全世界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服务20亿消费者,为1000万家中小业创造盈利平台”的全球第5大经济体。

    2017年8月8日,股价攀升至158.84美元的阿里巴巴,总市值达到4044亿美元,这使得亚洲第一次有了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的公司。马云也深知,阿里未来的发展上限,正取决于阿里能否同时兼顾“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

    4千亿美元 VS 4千亿美元

    不过,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的亚洲企业,并非只有阿里这个孤本。

    在阿里市值突破4000亿美元仅仅3天后,2017年8月11日,腾讯也以31381亿港元、约合4014亿美元的市值,站上了这一高度。

    此后,阿里与腾讯轮流登顶亚洲企业市值榜、马云与马化腾轮流摘取亚洲首富桂冠,就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事实上,深谙语言艺术的马云,也并未直接评价腾讯公司的全球化经营能力。因为,除了创始人马化腾以外,腾讯的全球化实施能力,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腾讯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刘炽平。

    目前担任腾讯总裁的刘炽平,持有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与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麦肯锡咨询公司从事过管理咨询工作后,刘炽平来到了高盛,并一路晋升为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COO。

    如同马云牵手蔡崇信的故事一样,刘炽平也是看准了腾讯的未来潜力而决意降薪加盟。在刘炽平最早与腾讯接触的2003年,腾讯还只有大约1000名员工。而随着高盛最终帮助腾讯圆满完成IPO计划,马化腾也得以充分见识到刘炽平的才干。

    此后,刘炽平先后担任腾讯的首席战略投资官、总裁、执行董事等职务,在腾讯的各项业务开展、尤其是国际化布局上做出过多项关键决策。

    在举办于2013年10月的2013 GMIC硅谷大会上,刘炽平就指出,“未来的国际战略,就是要把我们的产品带出去,跟国际伙伴合作,在国际上进行扩展,目前,腾讯已经在中国以外的市场投入了20亿美元。”

    当然,2013年的腾讯,还只是市值为1千亿美元级的公司。随着腾讯生态的日益丰富,其全球化布局的步伐也迅速加快,并且是以充分借助资本优势的方式。

    2016年6月,腾讯斥资86亿美元,收购芬兰移动游戏开发商Supercell的约84.3%的股份。这也成为了腾讯发展史上金额规模最大的收购。

    总部位于芬兰,并在旧金山、北京、东京、首尔等地设有分公司的Supercell,曾凭借旗下的《部落冲突》、《卡通农场》、《海岛奇兵》等热门作品,以17亿美元的年收入登顶世界手游公司收入排行榜。在收购Supercell后,腾讯进一步奠定了其全球规模最大游戏厂商的业内地位。而据腾讯曾发布过的财报,截至2017年8月16日,腾讯游戏业务的营收规模已连续9个财季保持增长。

    除了游戏这类现金流强劲的海外业务,腾讯也在布局海外业务时,注重对前瞻性业务的找寻。

    2017年9月5日,正在研制飞行出租车的德国初创企业Lillium宣布,其已完成新一轮9000万美元的融资,该轮融资的领投方正是腾讯。据路透社报道,“这是目前为止电动飞机领域最大的投资之一”。

    而获得了业内最多关注的,则当属腾讯入股特斯拉。

    今年3月,腾讯通过自身旗下的黄河投资(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斥资17.78亿美元收购了特斯拉5%的股份,成为特斯拉的第5大股东。今年以来,特斯拉的市值一路走高,并有过先后超越福特汽车、通用汽车而成为全美市值最高车企的惊艳表现。腾讯的入股,意味着今后特斯拉有任何业绩上的攀升,腾讯都能从中坐收渔利。

    当前,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正在逐步将经营脚步迈出国门,走向全球。哈佛商学院教授、“颠覆性创新”理论提出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近期认为,部分中国企业的成功将“会颠覆西方现有的大企业”。

    阿里巴巴与腾讯的市值最终能到达怎样的高度?还有哪些中国企业也能跻身全球企业市值榜的前百名、甚至前十名,成为全球经济繁荣的共同建设者?问题的答案,取决于经营者们对企业全球化战略的远见与决心。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