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事,在大地上写字 —— 中国互联网20年人民网和强国论坛漫忆之一

公元1994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缘起二十年前,1994年4月20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接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重申的连入Internet的要求,开通“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的64K专线。稍后同年7月和10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也相继与INternet相连。自此,互联网联姻,中国和世界开始融成一片。

筹办人民网是在1996年。约一年前,张树新创办中国第一个面向家庭服务的“瀛海威时空”(InternetHiway)网络,清华大学开通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校内BBS“水木清华站”。那时我自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已在人民日报工作了十年,任人民日报社经济部农村组组长。约五六月份时,时任人民日报社编委、秘书长朱新民找我谈话,希望我牵头具体筹办人民日报社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互联网发展相关事宜。他是军人出身,有战略眼光,敢担当,理事简练。当时,他说有这样一句话,对我这个一直以在纸上写字为生、为荣的人触动很大。谈话中,他感觉到了我对新闻采访写作的依恋,对我说:“做实事,在大地上写字。”

我算是地地道道“新闻科班”出身,某种意义上,在那时的人民日报社经济部工作,就是已经站在了专业领域的金字塔顶。从1986年到1996年,十年辛勤,借人民日报高地,遇改革开放春光,天时地利人和,学了许多,写了不少,对经济报道,尤其是“三农”问题,很熟悉,感情深,并且通过报道,深深介入和影响过当时有些重大历史事件。尽管如此,那时我没有多犹豫,就毅然选择离开自己擅长的传统媒体岗位,除了跃跃欲试,想试着学着伸展拳脚,“在大地上写字”外,还有这样两个基本的判断。

一是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岁月后,进入九十年代,报纸的工作,对我个人来讲,基本就是在庞大严密的业务链上,日复一日重复劳动,创造性少,思维很难活跃。那时,因为各种原因,作为采编基础的社会经济实践,与八十年代相比,显得缺乏活力,不少改革近乎停滞。比如说,我和有些同事发表关于股份制的文章,都会受到高层批评,被说成资本主义。其实那时,股份制在南方有些省市,已经成为大面积的、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变迁实践了。

自己有时发表了大块头文章,在版面上占据了“通八栏”位置,年轻同事很羡慕,开心我说,你又发了“重型炮弹”。那时的人民日报发行200多万份,想一想,新闻纸该要堆成多厚,该有多少层楼高,该得多少纸浆才能承载自己的一篇文章呀。所以这时的我总是戏谑着回应说:“又砍倒了一片树”。这样的新闻工作,实际上,对当时的我来讲,已经没有大的挑战性,魅力大降了。自己换换工作,学点新本领,纸媒报道,让更年轻的人来干,他们收益会更大。

二是那时自己非常坚定地认为,在未来,互联网、信息产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前途无限光明。稍后我在《人民日报》上写过几篇专门介绍互联网的文章,提出“第四媒体”概念,将人民网等门户网站其形容为“冉冉升起的网络媒体”、“八九点钟的太阳”。其实,从自己一开始决定“做实事”,“在大地上写字”,决心与互联网、信息化、信息产业为伍,在心底里,就认准了纸媒会日渐式微。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96年9月,邵华泽社长主政的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决定成立“人民日报社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的名字,富有时代特色。当时的情况是,互联网已在美英兴起,势头鲜活,强劲者,如美国在线(AmericanOnline)、雅虎(Yahoo),开始显山露水。

但是,互联网这件事情,在中国不一样,一开始确实非常敏感。民间已有行动,高层开始重视,但总体上是小心翼翼,异常谨慎。因为在那时,互联网给人的印象,很不可靠,网上的内容,感觉要么是反中、反共,“反动”信息多;要么是光屁股、奶头,黄色内容多。

另一方面,受当时美国总统克里顿、副总统戈尔推行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影响,信息化、信息高速公路、信息产业等概念,当时在中国,却是大热词,很受追捧。那时,尤其是“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卡工程”、“金关工程”,风风火火,热闹的很,真实记录了当年中国意欲加快发展信息现代化的急切和坚定的足迹。

《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党中央机关报,示范效应强,做事动静大。回避敏感的政治意味,把互联网的发展,放在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显山露水,又应和着更大的政治经济逻辑和技术逻辑。这样定位,可使以后的发展,更稳健,便进退,有后劲。

事后回看,在中国新闻宣传、意识形态领域和传媒产业举足轻重的人民日报社,能够如此早地在中国跟随信息化潮流,发展信息产业,布局互联网业务,除了报社编委会对新事物敏感、敢于担当外,还与当时报业面临的大情势有关。

传统媒体中,与电视、电台相比,报纸一直是老大。但在那时,人民日报社作为我国新闻国家队的带头羊,其业务发展和影响力,已经受到了电视媒体的强劲冲击,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的最爱,事实上的“老大”。报纸的经济实力,与电视比,也出现很大落差,不可同日而语。那些年,人民日报一年的广告收入,还不到一亿元,而中央电视台已有二三十亿元。

地方媒体、特别是以都市报为主体的新型纸媒,无论是在广告营销,还是在影响力上,也踏着市场化的鼓点,翩翩起舞,快速消弱着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各大媒体的历史影响力。特别突出的是,由黎元江领导的广州日报(后来我在人民日报的老同事戴玉庆也任过该报社长),广告也达到十亿级。广州日报那时已经有能力投资十多亿元引进国外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建设国内最现代化的印刷厂。并且开始脱离高度垄断的邮局系统,自办发行,气魄很大,引领中国报业的发展潮流。

这样情况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远离中央财政、自负盈亏的人民日报,只是按照老的路径发展,一定会缺乏后劲,力不从心。要保持住中国第一的影响力,人民日报就必须大胆创新,面向未来,采用新技术,瞄准互联网这个新产业,把自己融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之中,占领未来媒体产业的制高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人民日报编委会对新设立这个领导小组非常重视,规格很高,阵容很强。组长是时任总编辑范敬宜,副组长是时任副社长许中田、副总编辑李仁臣、秘书长朱新民(后为副社长)。由朱新民秘书长具体分工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当时的人民日报社事业局局长谷嘉旺兼任。我任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在大地上写字”,听着新鲜、大气,令人憧憬。但是,在互联网这片崭新的土地上,地有多深,笔是啥样,字又该咋写,完全无例可援。在十八年前,要做成这件事情,在“大地”上把字写成写好写美,还真是得按照邓小平说的办法,摸着石头过河呢。

(资料图:1949年,在王府井大街的阅报栏前,市民在阅读新出版的《人民日报》)

作者:蒋亚平,人民网创始人,原国土资源报总编辑。曾出版专著《新闻失实论》、《新闻实践指南》、《风雨历程——中国经济是怎样起飞的》、《改革开放的龙头——广东》等。发表《论新时期报告文学价值观念》、《冉冉升起的网络媒体》、《面向新世纪的新媒体》等论文多篇。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