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锋:BAT三巨头频频收购跟开放背道而驰

随着平台商频频的跨界收购,正在让所谓的“开放平台”的道路越来越狭窄。

这几年,我一直认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理想的发展模式,是所谓的“开放平台”模式,即少数的几家基础平台商,利用网络基础服务形成大用户量的平台,制定透明、公平的规则,众多的创业者,在开放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并展开公平的竞争。毫无疑问,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BAT)为领头羊的中国互联网行业里,他们是无可争议的平台商。

但随着平台商频频的跨界收购,正在让所谓的“开放平台”的道路越来越狭窄。春节后的第一条大新闻,就是阿里发起对高德地图的全面收购邀约,高德自然是欢天喜地的递交了“降表”;周末又传出腾讯4亿美元入股大众点评;如果再联系这几年百度控股去哪儿、爱奇艺等,地图、旅游、视频、本地生活等差不多主要的应用领域,都已被各平台商收入囊中。并且,这种平台商跨界到应用层面的并购案例,似乎还将层出不穷的发生。

周末的时候,和一个做投资的朋友吃饭,他对当前中国互联网格局的说法很有意思:BAT是互联网天空中的鹰,而众多各种应用领域的创业者,则是地上孱弱的小鸡。一旦看到哪个小鸡肥了,鹰就会扑下去叨一口。实际上,这种趋势正越演越烈:老鹰们在天空俯瞰,小鸡们争斗,随时准备俯冲,去和那些即将打赢的小鸡联手。

这样的格局,平台们不需要大的创新,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而作为小鸡的创业公司,整天则只需要想着如何能嫁入BAT豪门,则可凭借平台商的扶持,获得大量用户和巨大的竞争优势。当这种思维主导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逻辑时,垄断当道,公平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远了。

当然,也理解这种趋势,毕竟,BAT之间也需要竞争,你坚持开放和公平,未必就能保证其他对手也这样想。博弈的结果,一定是平台商争相跨界,去争夺现实的利益。最后,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难怪一个朋友感慨:要想真正的做到开放,形成互联网行业的公平,也许只有等BAT三家合成一家的时候。

范氏途说乱曰:寡头垄断的博弈,可能会形成最糟糕的结果。公平、开放,也许只能是永远不可企及的理想状态。作为创业者的小鸡们,先想想如何能嫁入BAT豪门吧,这是一条生存的捷径。

作者:范锋   速途网创始人兼CEO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