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东南亚电商创业环境 Lazada、qoo10、ezbuy、garena

很多人希望我讲讲东南亚的创业环境,东南亚的电商市场。

我试着用自己理解说几句。

先说电商的格局

Lazada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主要做六个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

曹政:东南亚电商创业环境 Lazada、qoo10、ezbuy、garena

这个公司之前是德国roket internet基金投的,那么估值算是独角兽,超过10亿美元,但是融资额是多少呢?超过7亿美元,也就是这个公司是靠大量的现金堆砌起来的。 今年被阿里收购了。看上去算是一个成功的套现案例吧。

被阿里收购的前提是什么呢,这个公司去年营收是2亿多美金,亏损也是两亿多美金,也就是卖一块钱的货,亏两块钱。前年亏了1.5亿美元。简单说就是,如果今年找不到好的买家,这个公司现金流,在明年,大约就会崩盘。 其实阿里基本上等于平价收购,投资商的巨额投资没有成为坏账,开心离场,企业高管想套现?先看看业绩吧,不过换成阿里股票,总算收益比以前有保证不少。

最近新闻是Lazada收购了redmart,当然,这是阿里的手笔。redmart是新加坡最大的生鲜电商,买蔬菜,水果,海鲜,肉类都可以用,当然,其实也不止生鲜,其他品类也很多,比如我们家现在大部分婴儿用品都是通过redmart订购的,好处是,送货很快,订单金额超过一定数额,免送货费,第二天第三天就给你送,而且送货时间可以预约,这个体验很好,比lazada的送货体验好。

redmart为啥卖给lazada呢,其实也是同一个原因,钱烧得太快,亏不起了,现在两家合并,第一是保障市场主导地位,第二也可以减少重复的投资和费用。

但其实东南亚的电商格局,依然是一团乱麻,简单说就是,没有真正的老大。

新加坡很特殊,最大的电商并不是lazada,而是qoo10.sg,看域名就很山寨对不对,打开网页更山寨,第一感就是个垃圾站。连我这样对设计其实很麻木的人都觉得无法忍受。

说一下区别,lazada可以对标京东,主要是自营和大客户的加盟,而qoo10更像早期的淘宝,c2c模式,很多小商家和个体户在上面,韩妆代购,国内女性饰品是其中热门的类型,当然,里面也不乏假货仿货,这种c2c平台,自己是完全不承担货源品质的。而且如果你中招了,还真没地方说理去。

qoo10的搜索功能很烂,里面业务逻辑漏洞也很多,比如不收佣金,还做补贴的时候,有商家自己买自己卖骗了很多补贴,后来被官方告到法院,结果真给判了,系统极烂,就只能靠政府严苛的法律来擦屁股。

曹政:东南亚电商创业环境 Lazada、qoo10、ezbuy、garena

另一个在新加坡名列前茅的电商平台,是ezbuy,不过这是新的品牌,之前叫做65代购,最开始主要是将淘宝,京东的东西代购到新加坡,主要客户群一开始是新移民,习惯淘宝购物的人群,后来慢慢很多小商家加入,比如很多新加坡邻里店铺,通过他们从中国进货,摆在自己店里卖。这个公司还好,不太亏钱,而且最近又融了一笔,发展势头不错,可能很多中国人想不到,一个做代购的平台,居然能做到市场前几名,而且是跟领头羊在业务规模上,基本保持同一个量级。(当然,是跟人家在新加坡的业绩比,不要跟lazada在六个国家的业务规模去比,ezbuy目前在其他国家尚未有明显表现)。 ezbuy最近开始用会员制来做物流优化。减少用户的物流成本,提升持续用户消费能力。另外他们方向从代购开始转向导购,这也是选择新品牌的原因。

和redmart一样,ezbuy有自己的小货车车队,通过自己的物流体系提供全岛送货,但他们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通常是在指定时间,小货车会停在某个区域的一个社区里,周边的买家凭购物的凭条或什么其他证明吧,排队去那里拿自己采购的商品。以这种方式,实现送货效率和成本的平衡。

此外,ezbuy除了新加坡的运营团队外,在上海有研发和收货,服务团队,原本他们研发团队在厦门,后来因为招人困难和沟通成本高,转到上海去了。

amazon部分商品到新加坡是免运费的,但目前用的人不算很多。
wish在新加坡也有不少人在用。当然,我们知道,wish的主战场在北美。

groupon是新加坡最大的团购平台,但说真的,使用体验远不如国内的团购,什么过期退,随时退,免预约,中国都已经成为标准的一些体验优化,在这边统统都没有。你买了就不能退,餐厅你还要电话预约,习惯中国的团购的人,在这边很难有消费欲望。 这边的逻辑是,平台坚决不承担风险和责任,所有问题让消费者承担。

顺便说一句,groupon上经常出现假货和仿货,而平台依然免责。
此外,groupon新加坡对商家收的费率,似乎是全球最高,更远高于中国团购的费率标准。说明什么?

除了groupon ,以前deal.com.sg 也是这边很多人使用的团购平台,但这个体验,简直差到了极致。

这里的流程是这样的,你要在这里花钱,买到一个团购商品,这边会给你一个优惠码,然后给你一个邮件地址,然后,你需要把这个优惠码发给这个邮件地址,并跟对方确认你在哪里收货,什么时候可以收货。
这特么的是什么狗屁流程!我第一次就中招了,当时想给老婆买个包包,我以为我地址也填了(其实是账单地址),款也付了,在家等收货呗,等了好久没消息,我就发信去问,结果说,你去跟商家联系啊,给商家发邮件啊,纳尼?原来还要给商家发邮件,然后我发过去,对方回复不好意思,团购有效期过了!!!更多电子商务解读:www.yangfenzi.com/dianshang

好久没用这个网站了,刚打开想看一眼,哎呦,已经没有了!

carousell.com 对标的是淘宝咸鱼,是个人二手物品交易的平台,背后投资商是红杉。起步不久。

shoppee是另一个发展很快的平台,在台湾目前趋势很好,是garena旗下的,garena是东南亚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不过以前是做游戏的,最近开始拓展电商领域,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就是我们熟知的陈欧。不过现在这个公司和陈欧已经没有任何关系,控股股东是腾讯。garena之所以成为东南亚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核心就一点,lol 在东南亚实在太赚钱了。

曹政:东南亚电商创业环境 Lazada、qoo10、ezbuy、garena

京东之前在新加坡试点过,很快就失败撤退了,阿里除了收购lazada外,还投资了新加坡的邮政系统,希望在物流方面做一些掌控。另外,支付宝在新加坡试图落地,目前一个本地伙伴新加坡美食网正在协助与各个商家对接,接入率还可以,但在结账支付的时候,商家配合度并不高。此前支付宝曾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发卡,可以用于地铁交通和超市购物的ezlink卡,但后来也不了了之,现在机场已经看不到了。腾讯通过garena间接进入市场搅局,大的资金,roket internet除了lazada套现退场,手里还有一个 zalora,东南亚最大的女装垂直电商,当然,也不赚钱,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卖给阿里。 此外,rebonz是东南亚最大的奢侈品垂直电商,线下也经常搞特卖会吸引人气,新加坡的新传媒投资了4000万美元在里面,然而,这个项目也不赚钱。 大众点评曾经和迈外迪新加坡合作铺点,但后来被美团收购后,评估据说效果不佳,现在也没有下文了。

以上是我观察的一些当地电商平台的现状,当然,由于个人所处位置,更多了解的是新加坡电商,对其他国家的其他平台,了解不多,据我所知,在马来西亚,淘宝代购业务的电商平台还有好几家,而且业务规模都可以。

那么说一下这边的问题

1、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各国有各国的规矩和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说东南亚是一个市场,但实际上从操作来说,不是一个市场,每个市场都需要深入了解,都有不同的操盘手段,所以,这也是市场看上去不小,但进入很难的原因。

2、新加坡的特点,虽然地方不大,但物流成本还挺高(新加坡的车价高,牌照费高,上路可能有付费路段,停车费高,人工费也高),养同一个车队,新加坡的费用至少是中国的三倍,而且目前电商的普及度不如中国,也就是无法实现中国这样密集的投递效率,所以从成本而言,这个问题依然非常严重。 目前政府在推广位于居住区的自提柜,这个在中国其实也有很多,就是物流在非高峰时间把物品放在柜子里,然后收货人收到短信密码,去柜子通过密码自取货物,这种会极大降低物流成本,不过生鲜这种方法肯定会出问题。

3、新加坡地租贵,人工贵,所以从电商来说,比起传统开店,似乎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但你受不了的是,网上用户获取成本也很高。其他国家用户获取成本不高,但单用户转化价值也低。 本地互联网公司基本上烧钱和亏损都是因为在流量运营这块不行,包括lazada,烧钱获取用户的效率非常低下,连基本的数据分析都没做到位。
我一直说,这边缺一个类似什么值得买这样的导购平台,其实之前也有几个,但都不够大,有个北大毕业的小伙子在这边做的创业项目,靠SEO做导购分佣金,公司还能吃饭,但因为市场容量小,反正也没做大,后来政府一直不给他批永居,回国创业去了。

4、这边的平台普遍胆子小,不敢担责,恨不得所有风险和隐患都扔给消费者,所以制约了消费者的消费诉求,反正被中国电商惯坏的用户,感觉这里很多平台简直不负责任到极点。

曹政:东南亚电商创业环境 Lazada、qoo10、ezbuy、garena

下面说一下,赚钱的生意是什么。

如果你不涉及自己做平台,自己搞用户,搞流量,只是单纯进货卖货,还是有机会赚钱的。

lazada两个标志性的销售记录都是中国企业创下的,一个是华为新手机在新加坡的上市,一个是小米在印尼的限量购买,两个销售记录都非常耀眼。所以,在适当的品类里,中国商品在东南亚是很好销的。

但问题是,你要学会善于利用这些平台的流量。

任何一家,其实规模的都不大,比如qoo10,你说是新加坡第一了,但是细分品类的第一名,第二名,月流水真没多少钱。有些细分品类第一,连同线下门店整体出售,叫价才几十万新币,去年的事情。

爆款不容易做,要多点开花。
第一,你有好的货源,好的价格,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还必须是热门领域,如果是冷门领域,这个市场一细分,你根本养活不了团队。
第二,能解决好物流配送问题。
第三,能自己解决部分流量获取问题。就算你依赖平台,平台的流量难道是你家的?如何在平台上获得更多流量,依然是一个技巧问题,以前我讲搜索优化的文章提到过,在电商平台里做搜索优化,也是相当有意义的。
第四,口碑和品牌需要持续有目的运作,现在这些平台免费给流量,还是机会窗口期,过几年哪个巨头真的坐稳江山了,人家就该从你身上掏钱了,这时候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和口碑,你看看淘宝现在用户获取成本是多少。形成口碑和品牌后,这个量别人就不那么容易抢走了。

关于电商,杂七杂八就说这些,其他领域的,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

————————————————————————————————————————

分割线后,我们说点别的

1、前天的文章
谈谈容错性
我觉得有些评论还是逻辑不清,比如说不谈对错,只看利益。
其实,包容错误,不等于纵容错误。你能够应对和处理未知的错误,不是说你明知是错还要去做。
处理错误和包容错误是两件独立不同的事情,包容不代表不去追责,不去分析错误原因和查找责任,但首先你要能在错误发生时度过难关,解决问题,之后才是追责和分析。

2、昨天李明远突然成为热门词,今天网上传了一篇李明远自己在朋友圈的声明,我看到很多人还在质疑这个声明的真实性,那我告诉你们,这个声明文是真的。内容已经互联网到处都是了,我就不转发了,建议读者读完百度的信件后,再对比阅读李明远本人的声明,然后根据逻辑,自己做判断。建议不要受各种自媒体分析文的影响。

网上各种所谓分析,基本都是扯淡,最离谱的是有个所谓“深扒”的文章,翻出来一堆名字叫百度***的公司,里面的法人都是李明远,说是罪证,说这些公司跟百度没有关联,那些分明全都是百度的子公司好不好。所谓法人是上面指派替老板看场子的懂不懂?

【文/曹政  “caoz 的梦呓”(微信号:caozsay)】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胡博予:O2O和电商创业公司如何玩转补贴?

➤ 马继华:电商创业的草莽时代已经终结

➤ 电商信息图:了解马来西亚的网上购物者

➤ 调查称国内超1/5受访家庭欲创业 最看好电商

➤ 商务部解读互联网+流通计划:建电商示范县,推动电商进农村

➤ 康复之家旗下电商黑马德开大药房融资1.7亿,估值达10亿!

➤ 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郑胜景到梧州学院考察并作电商创业讲座

➤ 杭州发布城市数据大脑 马云说互联网没有边界、电商将成传统概念

➤ 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孙雪涛作典型发言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Lazada销量提升秘诀:东南亚在线消费者喜欢买什么?说道:

    Lazada研究表明,消费者更青睐多张产品图片,生动且360度无死角展示产品的高清图片,对促成交易至关重要。

    1.据悉,2015年的时装配饰类产品销量增长1.9倍,而2016年的销量增幅预计为3.5倍,时装配饰类产品潜力非常巨大,将成为Lazada增幅最大的产品品类。

    2.从Lazada的统计数据来看,时装配饰类产品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地域分布偏向,以乡村消费者为主;购买者以年轻人居多,18至35岁的消费者占比超过四分之三。

    3.泰国是时装配饰类产品销售最多的国家,新加坡紧随其后。目前,在时装配饰品类中,56%的交易来自于服装,34%来自箱包,其余来自于手表,太阳镜和鞋品。

    4.在买手表和太阳镜这件事上,男女比例是56:44,男生略占优势。总的来说,手表和太阳镜在各个市场的表现,印尼和泰国以28%和25%的销量分别荣登宝座。

    5.在流行款式方面,硬朗外表和强大功能是男性消费者的购买诉求,而或优雅或可爱的外观设计则是女消费者的心理诉求。从下面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这点。

    6.对东南亚人来说,太阳镜可能是生活必需品,而非单纯的装饰品。在市场上,太阳镜的款式非常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下面这种图是太阳镜的各种款式总结。

    7.在填写产品详情时,机芯、表带材质和太阳镜形状这些属性必填项。此外,图片的好坏往往决定是否能够吸引消费者。所以,建议用高清图片,尽量用纯产品图片。

  2. 曹政:新加坡的技术创新与投资说道:

    感觉大家对东南亚的创业还是很有兴趣,所以这是第三篇,但因为我发现,对印尼,越南,泰国,马来等地的技术创新和投资,实在欠缺资料,所以只能说说我所了解的部分。也就是新加坡这边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我们之前说新加坡欠缺技术人才,本地IT人才不多,这是事实,但另一方面,新加坡有两所排名意义上的“世界名校”,很抱歉这个要打个引号,但毕竟这两个学校还是有很多博士生,很多优秀人才的,比如之前提到的创建Nestia的陈老师。有一个AStar的研究机构,类似中国的中科院,里面据说有上千名博士,其中超过半数来自于中国。

    以前旧文
    小国崛起 – 谈谈东南亚的未来(上)
    小国崛起 – 谈谈东南亚的未来(下)
    提到,新加坡在引进智力,引进高学历人才方面还是颇有成绩的,所以,从科技创新角度,虽然本土人才做研发,做技术的不多,但是依靠大量外脑引入,这边科研成果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

    但实话说,这里Astar的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率,并不突出,甚至是惨不忍睹。 新加坡高校的学术水平还可以,但从科技到生产力的转化来看,和北美,中国,都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中间可能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可挖掘的机会。

    简单介绍一下这边看得到的成果。

    1、无人驾驶

    新加坡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获准上路,在科学园附近提供服务,这应该是全球第一个获准上路的商用无人驾驶吧,当然目前还处于小规模的测试验证期。相关公司希望成为全球第一个规模化商业应用的无人驾驶技术服务商。不过上个月好像和一辆小货车发生了不算严重的刮碰,但具体责任和情况不详。 但很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事故发生的几乎同时,新加坡政府核准了第一部无人驾驶巴士运营,同样在科学园附近提供服务。这应该也是全球第一个无人驾驶巴士服务吧。

    相关技术看来已经比较成熟,政府也比较有胆量在公开路面去测试这样的技术。

    无人驾驶技术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要远大于西方,众所周知,中国的路面复杂情况,实在是个很大的技术挑战。 在中国的城市路况里,无人驾驶车也许会在一个转向路口永远等待,完全无法并线到你想进入的转弯道。

    2、搜索技术

    前几年我知道百度在新加坡的Astar有一个实验室,做一些场景搜索的技术研究,但这个合作是否还在进行,已经是否有什么特别出色的成果,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还听说阿里在新加坡曾跟某高校的一个华人专家教授进行了关于图片搜索的合作,并给出了天价的offer,希望对方去杭州加入阿里的团队,但对方并未接受。

    此外,新加坡本土创业公司,Visenze是个明星企业,四个合伙人中,负责技术的CTO李广达博士是中国人,新移民,其他三名是新加坡本地人,李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图形搜索算法方面还是很有水平,公司拿到了日本乐酷天及一些投资机构的投资,并且为日本,台湾的一些电商平台提供图形搜索的技术支持,另一家由中国新移民创建的新加坡创业企业mozat,其新推出的本地导购平台dejia也采用了该团队的技术。

    特别要说明的是,Visenze的研发团队,一水的中国人,请注意我的用词,是中国人,不是华裔。

    此外,mozat研发团队,以及上次提到的nestia的研发团队,基本上都是一水的中国人,或者是从中国来了一段时间的新移民,中文是他们日常开发中的沟通语言。

    3、直播
    上面提到mozat,老板叫殷信义,从中国来新加坡已经超过十多年,公司创业也超过十多年,这个公司的业务比较驳杂,最开始是做电信通讯相关的软件,得到了沙特王室的投资,在中东市场表现优异,前年,基于中东电信资源推出自己研发的游戏,一炮打响,收益非常好,之后推出了直播平台rings.me,然后是导购平台dejia。

    那么rings.me特别说一下,这个和中国的直播还不太一样,走的比较高大上,比如习马会的直播,龙应台访新演讲的直播,各种音乐会,创业分享会的直播等等,和传统媒体,政府资源都的比较近,他们不做我们常见的网红游戏直播。

    不过最近他们也开始技术输出,以技术合作的方式推出我们所熟悉的直播平台,好像最近印尼有一个市场表现相当不错的直播平台采用了他们提供的技术资源。

    这家公司长期从中国招收技术研发工程师,不少中国程序员通过他们移民新加坡,目前从新加坡回到北京创业的,pp租车的老板,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的张炳军博士,也曾经是他们的员工。

    4、Fintech
    新加坡的金融产业是非常大的一个产业,也是人才最密集的产业,那么互联网金融在这边也开始有概念,我倒觉得这里机会特别大,但由于新加坡这个国家,怎么说呢,政府法制严苛,老百姓循规蹈矩,目前互联网金融方面还没看到特别经典的案例。

    但新加坡政府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胆识,他们给出了一个报备试验机制,也就是你可以将你的业务模式在相关管理机构申请报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开展业务,如果未来,你的业务出现法律风险和责任,那么在这个范围内你的所有业务的法律责任,是可以免责的。这样就给创业者解决了一个很大的法律风险问题,我之前提过,中国互联网,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严格上说,相当高比例都存在非法集资嫌疑的。

    目前看到的相关领域的创业,有比特币,区块链的,也有跟懒投资一样保理业务打包做p2p的,我了解不是很多,paypal在新加坡有个孵化器,有一堆这样的小项目在孵化中。

    这块目前没看到太多技术含量,但这个给创业者松绑的政策可以提一下,有创业者试图用算法和数据分析,做一些理财推荐,或者量化交易辅助的系统,但这些目前还没看到特别成熟的应用,技术也不好评估。

    5、几个黑科技

    光学技术,当时跟一个来自中国的南洋理工大学的物理系老师聊天,谈以色列军方的窃听黑科技的时候,他跟我聊,说他们那边也有一种光学技术,可以非常快速准确的识别一些行为特征,被用于健康医疗和安防领域,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不太懂了,但是据说樟宜机场使用了这项技术做安防围栏,防止不当侵入什么的。这位老师是北大的学霸,虽然拿到了新加坡的永久居民,但后来还是回中国创业去了。

    基因科技,我遇到一个基因相关的创业者,在做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筛查,不过感觉成本比中国贵好多的说,但目前和大数据结合不够紧密,来自于已知的基因特征筛查,这个和目前国际流行的大数据分析还不太一样。

    环境及植物相关科学,有个创业者跟我说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技术,他跟一个岁数非常老的老教授合作,对方拥有独特的活性炭的制作工艺,他们跟马来西亚的一些棕榈油加工厂合作,将其植物废料加工成可以达到医疗标准的活性炭,不过这属于我完全不懂的领域了。

    高速摄像和动态识别,认识一个曾经的中国互联网大佬,去人家蹭了一次全是耶鲁大学校友的德州牌局,在牌局上认识了一个创业者,他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团队,通过摄像机快速将周边的动态信息识别并数据化,现在摄像识别动态周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从无人驾驶来说这是核心技术了,但他们这个技术的特点是摄像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了非常大的降噪和压缩处理,所以存储数据非常小,而高速摄像的帧数非常高,本来目的是用于无人驾驶的动态感知处理,后来发现技术过剩。因为无人驾驶其实不需要这么高的数据压缩率和高速摄像的能力。

    但后来分析了一下技术特征,觉得对无人驾驶飞行器来说有价值,因为车载系统的电脑可以做的比较大,处理能力比较强,而民用飞行器的特点,比如大疆,我们知道重量多一点,那么耗电就多很多,这个当然越轻越好。那么,这项技术由于在摄像过程中将动态数据极大压缩化了,分析数据所需要的计算资源也就极大降低了,这也就可以用较为轻便的cpu和存储器来做快速的动态分析,比如典型的,自动躲避障碍物和其他飞行物,比如鸟类或其他飞行器。

    此外,高速摄像的能力和快速的分析能力,也可以用于安防领域,以及高铁相关,比如他们正在做的一个方向是,给列车安装摄像头,沿途快速识别铁轨形变特征,并给出报告,我们知道中国高铁养路人员非常多,经常要检查铁轨的状态保证铁路安全,如果能通过列车行进中自动检查,提前给出风险预警,其实还是很有价值。 安防领域还有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弹道分析,基于超高速摄像的能力,在袭击发生的时刻能快速识别和定位弹道来源。对于反恐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当然,我所了解的也比较有限,但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新加坡还是有一些在不同领域从事技术研发的技术工作者,并有一些技术成果还是挺有意思的。此外新加坡的海水淡化技术世界领先,据说垃圾处理技术也非常强。我们互联网从业者常说的所熟悉的数据库,服务器架构,这方面可能他们薄弱一些,毕竟缺乏应用场景,但作为一个小国家,新加坡的技术资源相对来说,还算可以了。

    当然,我也听到过类似的牢骚

    Astar的中国博士牢骚,说看看台湾的研究院,人家多少博士,出多少成果,新加坡Astar多少博士,才出多少成果,这方面我是没调研过,但听对方讲,新加坡Astar的博士比台湾中央研究院还多,我还是挺震惊的。

    某孵化器的负责人说,Astar一年出来的专利数,惨不忍睹。商业化这块,基本不行。但对方也表示,这其实也是一个机会,并不是没有人才,没有技术,而是没有商业化的思维和管理能力。

    下面说一下投资环境

    新加坡的投资机构其实还是不少的,但是毕竟不如中国这边踊跃,项目的竞争性也没那么强。

    红杉

    这个名气很大,在新加坡也有一个分支机构,人非常少,我倒是去过几次聊天,他们这边投了不少东南亚,印度的项目,这边的负责人一个是华裔,还有一个印度裔,不过印度裔我没见过,好像印度裔的职位更高一点,我跟华裔的负责人还蛮熟。

    他们华裔的负责人也用微信,除了投资东南亚的项目外,也帮助中国红杉的投资项目对接东南亚的市场资源。我在这边遇到过中国的明星创业者,就是来发展东南亚业务,这边给安排一些合作伙伴。

    不过一般天使轮想找红杉不太可能了。基本上b轮的项目或者比较大的A轮。

    淡马锡

    作为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一般投资都是非常重量级的,中国很多互联网巨头背后都有淡马锡的资金,比如阿里巴巴。但实际上淡马锡作为一个巨无霸,他们下面有非常多的小基金,其中部分基金也投一些早期项目,我有次被一个中国去的新移民投资人叫去聊天,过去才知道是淡马锡旗下的一个早期基金,这个人之前在台湾看项目,主要是电子领域,但后来发现台湾整个市场环境不行了,竞争力下降,就撤回新加坡了,然后新加坡电子领域的衰退也很厉害,所以开始研究并切入到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

    说是淡马锡旗下的小基金,资金规模其实也不小,国内很多知名的早期互联网基金都没有这个盘子大呢。

    鼎辉投资

    因缘际会偶然认识到鼎辉投资的新加坡负责人,不过人家不算是风险投资的范畴,基本上不投创业项目,目前主要是帮助中国公司做海外并购什么的。

    张向东

    中国万网的创始人,软银合伙人,张向东,算是中国互联网最早期的创业者了,目前移居新加坡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基金,专门投资东南亚的早期项目,算是这边比较活跃的投资人了,多个创业分享活动都能见到老张做嘉宾,给这边创业者讲讲东西,下周他们基金成立酒会,我去看看热闹。

    此外,若干中国互联网大佬移居新加坡,或家人移居新加坡,在这边有投资,限于隐私,我不方便公开透露了。相关的投资项目已经有一批了。

    paypal孵化器

    paypal在新加坡搞了一个孵化器,提供办公场地和部分种子轮,主要是面向金融方面的创业者,我大概了解了一下,这边种子轮的钱真便宜啊真便宜。

    另外,paypal的优势是能解决一些和金融系统,银行的对接问题,一般创业者要是想和花旗,华侨银行这样的巨无霸去合作,对接,估计人家压根不理你,但是通过paypal的资源去对接,很多事情就可以推动了,这也是这边的一个优势所在。

    墨腾创投

    李江玕先生创建的孵化器,参加过他们的一些活动,李先生自己也是创业者出身,对东南亚的互联网环境非常熟悉,我也会去找他请教很多问题。此外,他们团队有一些人来自于rocket internet,这个之前提过,德国投资机构,很多东南亚项目都是他们投资的,比如之前的easytaxi,lazada,zalora,roket internet可以算是超级金主,非常有钱,但感觉最近开始逐渐撤出,几个项目听上去都不错,不过整体回报率不算很高的样子。

    blk71孵化器

    这是新加坡政府的一个孵化平台,其实很小,如图,就这三栋楼,主要有三方机构参与,一个是新国立大学,一个是媒体发展局,一个是新加坡电信,可以通过www.blk71.com 访问其网址,blk71是基于旧厂房改造的创业园,后来又盖了两座新楼blk73和blk79,新楼盖得跟旧楼似的,也算是保持风格了,这就应该算是新加坡it创业的中心了。

    其实马路对面还有很多高大上的写字楼,但不属于政府扶植,那么租金就比较贵了(不过比市中心还是便宜差不多一半了),和这种没法比了。

    具体位置就在新国立大学的附近,旁边紧挨着科学园,感觉跟中关村的位置有点类似。

    其中里面政府主导的GFDI创业孵化器,曾经孵化过70多个项目,因效果不佳,目前已经转型。

    SPH Plug,新加坡媒体发展局旗下的孵化器,位于blk71旁边新建的blk79,属于同一个创业园内,我跟里面的一个创业者蛮熟,借他们场地搞过两次非公开分享会。

    其他的可能还有一些,我就了解不多了,在乌节路的小巷子里有一家投资机构,我去参观过,租在有地私宅里面,很多藏品,搞得跟收藏家似的,但是机构名字我不记得了,也不知道都投了啥。

    除了当地的资本和孵化器外,国内也有很多基金在投东南亚,投海外。

    那么我必须强势插入利益关联

    白鲸投融资平台上的所有投资商,都是以海外为主要投资目标的。所以如果东南亚创业者想要争取中国国内的投资,去白鲸投融资平台提交你的创业计划书,也许会有帮助。

    这上面有两家特别说一下
    零一资本,这家几个合伙人我跟他们聊过,有一个台湾人跟李江玕关系很好,对东南亚市场极为了解。 他们目前重心在东南亚,持续去考察印尼市场。

    大观资本,想拉我当lp,然而我实在没钱,不过我知道他们目前对东南亚,对印尼也是非常重视,他们最大的LP,也是国内独角兽级别的创业者,我就不说是谁了,正在东南亚大力发展当地业务,相关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了解东南亚创业的几个公众号,在这里罗列一下

    白鲸海外谈 微信号 baijingapp

    除了海外市场的分析文章,还有投融资服务和数据服务,其中榜单和产品,企业数据,很值得一看。所有对海外市场有兴趣的朋友,都建议看看。

    墨腾创投 momentumworks

    这个微信id对中国人来说太不友好了。这里经常有东南亚的一手独家消息,此外还会经常组织东南亚的创业比赛项目,优胜者有望对接一些国内一线资本。

    零一创投 zero-onevc

    最近经常组织印尼考察活动,对当地市场有独家报道。

    此外,类似猎云网这样的综合媒体平台也经常发 东南亚情报站这样的专题,当地创业投资的报道也会比较多。

    嗯,大约就是这些了。

    限于本人的信息面和知识面,很多东西了解不够全,可能遗漏了重要资源,或者有些内容表达不够严谨。希望您能谅解。

    那么再次分享一个观点,我们说互联网创业,技术重要还是流量运营重要,我觉得这个原则是这样的,你的技术优势越大(当然,这个技术必须是有具体适用场景,并且符合特定的目标期望的,没有应用场景的技术暂时不在讨论之列),你对流量运营的依赖度越低。(哪怕不做运营,核心技术足够有价值,巨头也会收购你。)你如果没有技术优势,你就需要强调流量运营能力。

    我以前跟草根混的多,见过很多流量高手,对技术的依赖度的确非常低,毕竟技术优势不是一件容易达成的事情,但如果有足够强大的核心技术,很多事情还是很容易做出价值的。

    美国大选的热闹咱就不掺乎了,所以昨天自媒体疯狂刷的时候我就啥都不说了。(写两篇稿,压两头,然后根据公布结果选择性发一篇,这伎俩是个大号都会了吧)。今天在尾巴上随便唠两句。

    非美国公民,我觉得真的看看就好,不用太入戏,除非你已经决定移民美国。

    美国公民,很多华裔选民选川普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其实也很简单,民主党搞得所谓教育平权方案对华裔伤害太大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说其实就一条保留的很好,而且也是中国复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重视教育,教育平权法案是华裔最无法容忍的一个事情。

    华人在美国教育和就业上已经被所谓政治正确欺压的很厉害了,为了黑人和墨西哥人的选票,他们还打算把华人最后残存的一点机会剥夺,努力读书难道有罪么,不读书居然还有理了。

    当然,根据统计,亚裔投希拉里的还是明显多,但是和上届相比,亚裔投共和党的确实增加了很多,这里我相信华裔的贡献还是不少的,而且还有华裔自发组织川普的助选活动,飞机拉横幅什么的,华裔如此积极助选,这在美国大选历史上应该是还没出现过的。

    最后的最后,其实我也押两边来着,昨天我跟一圈朋友下注押川普,当然在另一圈朋友里对冲了一下,也放了点希拉里,综合下来,还是赢了点小钱,嘿嘿。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